[发明专利]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59826.0 | 申请日: | 2017-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23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贺;田二林;马江涛;杨学冬;夏永泉;于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B05C11/00;B05C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cd 计算机 视觉 定位 smt 装置 | ||
1.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端右侧设有驱动电源(6),底座(1)的上端左侧通过支架连接有箱体(2),箱体(2)的内腔贯穿有容器(3),容器(3)的上端通过隔膜(5)连接有压电陶瓷(4),压电陶瓷(4)与驱动电源(6)电性连接,容器(3)的上端侧壁连接有进料管(31),容器(3)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底座(1)的上端位于出料口的下方连接有SMT涂绘喷印台(15),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5)的下端连接有位于容器(3)内腔的壳体(32),所述壳体(32)的内部设有电机(33),所述电机(33)的输出端连接有穿过壳体(32)到达容器(3)内腔的转轴(331),所述转轴(331)的两侧对称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叶片(332),所述转轴(331)的下端通过第三直杆连接有旋流装置(9),且旋流装置(9)位于出料口的上端,左侧所述支架的上端设有水箱(7),所述水箱(7)的侧壁下端连通有进水管(71),所述进水管(71)的另一端贯穿箱体(2)的侧壁与箱体(2)的内腔连通,所述箱体(2)的内壁位于进水管(71)的两侧对称连接有两个L型板(10),两个所述L型板(10)之间插接有插板(11),所述插板(11)的上端通过第四直杆连接有圆盘(12),所述箱体(2)的内壁连接有位于圆盘(12)上方的套筒(13),且套筒(13)的上端呈封闭状,所述套筒(13)内设有气球(14),气球(14)的下端与圆盘(12)的上端连接,右侧所述支架的上端连接有回水箱(8),回水箱(8)的上端通过回水管与箱体(2)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2)的下端对称连接有两个第一直杆(321),第一直杆(321)的另一端连接有滑块(322),所述容器(3)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滑块(322)滑动连接的滑槽(323),所述滑块(322)的下端连接有安装在滑槽(323)侧壁的弹簧(3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侧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332)通过第二直杆(33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直杆(333)对称套接有两个轴承(334),所述轴承(334)的左侧连接有第一直板(335),第一直板(335)的表面开设有多个通孔(336),所述轴承(334)的右侧连接有第二直板(337),第二直板(337)的两侧面连接有多个凸块(3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装置(9)包括内筒(91)、外筒(92)和导流片(93),所述内筒(91)和外筒(92)通过多个导流片(93)相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片(93)的中部通过导热板(94)相连接,所述导热板(94)的侧壁等距离连接有多个凸起(9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球(14)内填充有石油醚液体,且石油醚液体的沸程在40-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13)的内壁中部通过魔术贴与气球(14)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36)的数量多于八个,且多个通孔(336)呈矩阵分布,所述凸块(338)的数量多于六个,且多个凸块(338)呈矩阵分布,且凸块(338)呈圆弧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CCD计算机视觉定位的SMT涂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片(93)的数量多于六个,且多个导流片(93)呈等距环形排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598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