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行测试任务的同步触发执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5815.3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9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秀才;阎涛;杨洋;贺稳安;郭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 |
代理公司: | 37252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种艳丽<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行 测试 任务 同步 触发 执行 方法 | ||
1.一种并行测试任务的同步触发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计UUT测试任务同步触发器,提供其属性参数与功能函数的应用编程接口;同步触发器的属性参数至少包括控制句柄ID、触发类型、触发状态与触发动作;功能函数至少包括创建触发器、触发类型设置、触发状态设置、触发动作注册与释放触发器;
其中,控制句柄ID为唯一数值,规定大于0为正常成功状态,小于0为异常失败状态,等于0表示触发器已进行资源释放;单个同步触发器对应一个UUT测试任务,且通过该控制句柄ID来进行资源申请、参数配置、功能调用与资源释放;
触发类型至少包括立即执行和延迟执行,延迟时间可设置,而且时间控制精度与并发任务执行的时间延迟同量级;
触发状态至少包括激活与无效两种;激活状态下依据触发类型进行触发动作执行且不允许进行触发动作重新注册;无效状态下触发器的触发动作处于失去执行能力且允许进行触发动作的注册;
触发动作至少允许指定为当前有效的测试动作序列、可执行测试应用程序或动态库模式测试应用程序媒体文件,触发动作在触发激活状态下立刻响应执行且正常结束后自动变更触发状态为无效;
触发类型缺省设置为立即执行,触发状态缺省设置为无效,触发动作缺省注册为UUT测试任务动作序列;
步骤2:设计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提供测试状态显示区域与UUT测试过程控制功能按钮;
步骤3:设计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的测试过程配置按钮,注册回调函数为弹出测试过程配置窗口;
步骤4:设计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的测试过程启动按钮,注册回调函数为所有同步触发器的触发状态依次设置为激活状态;
步骤5:设计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的测试过程停止按钮,注册回调函数为停止正在运行中的UUT测试任务;
步骤6:设计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的测试过程退出按钮,注册回调函数为退出当前人机交互界面;
步骤7:操作用户通过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进行UUT测试过程的控制选项参数调整与设置;
步骤8:操作用户通过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进行UUT测试任务的启动、停止或退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行测试任务的同步触发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测试状态显示区域至少包括UUT测试基本信息、UUT测试过程状态与用户操作记录;UUT测试基本信息至少包括操作用户、测试时间、测试环境、测试资源以及测试对象的名称和相关属性;UUT测试过程状态包括未装载、就绪、运行中、暂停、已完成与未知;用户操作记录显示用户通过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所产生的日志信息与异常错误信息;
UUT测试过程控制功能按钮至少包括配置按钮、启动按钮、停止按钮与退出按钮;配置按钮用于辅助用户对测试过程模型、测试工位并发数目与UUT测试任务应用程序进行设置,测试过程模型至少提供顺序过程模型、并行过程模型与批量过程模型三种,测试工位并发数目与UUT测试任务并发数目保持一致、UUT测试任务并发数目与触发器数目保持一致,UUT测试任务应用程序被指定为当前有效的测试动作序列、可执行测试应用程序或动态库模式测试应用程序媒体文件;启动按钮用于辅助用户来控制UUT测试任务在后台进行自动执行,并更新各个UUT测试任务的测试过程状态;停止按钮用于辅助用户强制终止正在运行中的UUT测试任务;退出按钮用于辅助用户退出当前的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功能按钮的无效属性的控制关系设置为:进入UUT测试任务操作界面时,停止按钮无效为真,其他按钮无效为假;启动按钮执行后,停止按钮无效为假,其他按钮无效为真;停止按钮执行后,所有按钮无效为真;单个UUT测试任务执行完成且进行UUT测试过程状态显示时,若所有UUT测试过程状态均不是运行中,则停止按钮无效为真、其他按钮无效为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581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