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轨道车辆导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67499.3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6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涛;张鹏;刘诗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F5/00 | 分类号: | B61F5/00;G01M17/08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1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轨道 车辆 导向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调式轨道车辆导向机构,该导向机构由铸铁平台、直线导轨组成、直线齿轮轨、两个导向滑车总成、两个升降台总成和两台驱动装置总成组成;其中,所述铸铁平台预埋在地面上,所述直线导轨组成和直线齿轮轨安装在所述铸铁平台上;所述导向滑车总成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组成上;所述升降台总成安装在所述导向滑车总成上,且相对导向滑车总成可上下滑动;所述驱动装置总成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滑车总成上,另一端与直线齿轮轨啮合,驱动装置总成沿着直线齿轮轨运动,同步带动导向滑车总成和升降平台总成移动。该导向机构结构简单、安全可靠,通用性强,适用各种轨距车辆或者转向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导向机构,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来引导被试车辆或者转向架,使其能够安全、快速、准确的进入试验区域的过渡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车辆设计技术不断创新,因此,对车辆设计的性能、可靠性不断的验证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前对车辆验证的试验主要利用过渡装置将车辆或者转向架导入试验区域,即先将转向架的第一条轮对推至过渡装置上,并将每一个车轮前后卡住,然后通过过渡装置将第一条轮对运送到试验台上;再将过渡装置推回原先位置,将转向架的第二条轮对推至过渡装置上,并将每一个车轮前后卡住,然后通过过渡装置将第二条轮运送到试验台上,至整个转向架进入试验区域。利用这种过渡装置存在以下不足:(1)车辆无法直接通过该装置进入试验指定区域,操作步骤麻烦,作业效率低,且接送轮对衔接处及运送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2)无法直接针对不同轨距的车辆进行变轨距调整,需要通过拆卸工装进行调整;(3)无法针对轨面高度不平进行轨面高度调整。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且通用性强,能够适用各种轨距车辆或者转向架的导向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且通用性强的可调式轨道车辆或转向架导向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该可调式轨道车辆或转向架导向机构由一个铸铁平台、直线导轨组成、一个直线齿轮轨、两个导向滑车总成、两个升降台总成和两台驱动装置总成组成;其中,所述铸铁平台预埋在地面上,所述直线导轨组成和直线齿轮轨安装在所述铸铁平台上;所述导向滑车总成对称安装在所述直线导轨组成上;所述升降台总成安装在所述导向滑车总成上,且相对导向滑车总成可上下滑动;所述驱动装置总成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滑车总成上,另一端与直线齿轮轨啮合,驱动装置总成沿着直线齿轮轨运动,同步带动导向滑车总成和升降平台总成移动。
本发明所述直线导轨组成由两条平行的轨条和四个第一导轨槽组成;其中,所述轨条固定在所述铸铁平台上;所述第一导轨槽设置在所述轨条上,且每两个第一导轨槽与一条轨条匹配,并可沿轨条来回滑动,每个第一导轨槽平面两侧的垂直面上开设有螺栓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所述导向滑车总成由支撑座、液压千斤顶和第二导轨槽组成;其中,所述第二导轨槽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两侧;所述液压千斤顶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底面上;所述支撑座由U型槽、对称设置在U型槽底部的两条支撑腿焊接组成;其中,所述支撑腿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槽上;所述U型槽的两侧安装有第二导轨槽,U型槽的底面安装有液压千斤顶,U型槽的中间位置还设有第一套筒,通过第一套筒将升降台总成安装在支撑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升降台总成由升降平台、侧导轨、钢轨和钢轨固定块组成;其中,所述侧导轨设置在所述升降平台的两侧,所述钢轨通过钢轨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上;所述升降平台由台面,垂直于台面底部的两个平行的筋板及垂直设在台面底部中间位置的第二套筒组成;其中,所述钢轨通过钢轨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台面上;所述侧导轨安装在所述筋板的两侧,且与所述第二导轨槽匹配;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支撑座上的第一套筒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674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丝网印版(yyds‑400画沙印泥)
- 下一篇:碎纸机(2)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