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72633.9 | 申请日: | 201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贺勇;罗群;夏哲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02 | 分类号: | F16D6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涛;张瑾 |
地址: | 43005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部凸台 压板 开口槽 卡钳体 气压盘式制动器 压板固定机构 固定卡扣 卡槽 嵌入卡槽 插销 滑动 头部槽 卡钳 套入 销子 装夹 拆卸 装配 加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包括卡钳体和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插入卡钳体的头部槽内,压板的另一端与卡钳体的尾部凸台连接,所述尾部凸台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压板上与尾部凸台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口槽,所述尾部凸台套入开口槽内,且开口槽一侧壁嵌入卡槽内,所述开口槽与尾部凸台外侧之间通过固定卡扣固定。该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首先通过卡槽将压板的开口槽一侧固定,再通过固定卡扣将卡钳体尾部凸台与压板固定,装配拆卸简单,且固定卡扣不易脱落,克服了现有存在销子、插销滑动甚至脱落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卡钳装夹加工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的制动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制动器领域,随着气压盘式制动器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行驶车辆匹配制动器的相关规定,气压盘式制动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车桥及车型,相应的对盘式制动器的性能、成本及适用范围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板固定方式普遍使用卡钳体尾部钻孔,使用销子及插销的方式,然而,此种方式在装配及拆卸时繁琐困难,并且卡钳体尾部需要额外装夹来钻孔,不利于成本的管控,而且存在销子、插销滑动甚至脱落的风险,从而影响制动器的性能。
因此,有必要设计发明一种新型的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结构,以改善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压板固定采用销子和插销,装配拆卸困难,且存在销子、插销滑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包括卡钳体和压板,所述压板的一端插入卡钳体的头部槽内,压板的另一端与卡钳体的尾部凸台连接,所述尾部凸台内侧设有卡槽,所述压板上与尾部凸台连接的一端设有开口槽,所述尾部凸台套入开口槽内,且开口槽一侧壁嵌入卡槽内,所述开口槽与尾部凸台外侧之间通过固定卡扣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扣包括W型抵扣部,以及与W型抵扣部两侧连接并向外延伸的挡止部,所述W型抵扣部各侧壁分别与卡钳体的尾部凸台外侧和开口槽内侧壁相抵接,所述挡止部挡止在所述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挡止部和W型抵扣部的连接处到W型抵扣部轴线的距离小于W型抵扣部最低点处到W型抵扣部轴线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W型抵扣部中间高度高于其两侧的挡止部,且挡止部与W型抵扣部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压板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W型抵扣部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突起。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突起采用橡胶材料制得。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扣为弹力件。
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的外侧壁上设置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位于所述卡槽两端,所述凹槽与所述开口槽上嵌入卡槽的侧壁之间距离等于所述卡槽到尾部凸台外侧的距离,所述固定卡扣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凹槽上。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扣包括直杆部和设置在直杆部两端的卡环,所述直杆部连接在两个凹槽之间,两个卡环分别卡合固定在两个凹槽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首先通过卡槽将压板的开口槽一侧固定,再通过固定卡扣将卡钳体尾部凸台与压板固定,装配拆卸简单,且固定卡扣不易脱落,克服了现有存在销子、插销滑动甚至脱落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的卡钳体尾部无需额外装夹来钻孔,降低了卡钳装夹加工的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气压盘式制动器压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2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锅炉节能供电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