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立体停车库用减速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79549.X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0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燕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燕飞 |
主分类号: | E01F9/529 | 分类号: | E01F9/529 |
代理公司: | 丽水创智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8 | 代理人: | 朱琴琴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减震装置 安装底板 减速带 减震效果 立体停车库 减震外壳 维修更换 减速 减震 等距离分布 侧板侧面 使用寿命 稳定安全 油液腔 侧板 断裂 橡胶 便利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立体停车库用减速带,包括安装底板,安装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侧面的顶部通过减速顶板固定连接,安装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减震装置,液压减震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离分布在安装底板的顶部,液压减震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减速顶板的底部,液压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外壳,减震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油液腔。通过设置液压减震装置,实现了较好的减震效果,避免了仅仅使用橡胶减速带本身进行减震而导致的减速带断裂,不仅使结构更加稳定安全,保证了使用效果,而且减少了维修更换次数,减少维修更换费用,增加了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停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立体停车库用减速带。
背景技术
立体停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立体车库是提高停车场容量、增加停车费收入的有效手段。立体停车库在建筑形式分为独立的类型和内置两个,独立停车建筑适合地下广场和现有建筑补建停车设施、规划和建设应该留意一下周围的环境,在条件允许的集成,可用的外部的企业或公益广告布局,提高经济效益。
立体停车库前常常设置有减速带,使用者在停入立体停车库时需要经过减速带进行减速,市场上常见的减速带多为橡胶制成,利用橡胶本身的减震性能和设计角度进行减速,但减震效果不够理想,时间长了减速带容易发生断裂,不仅影响了使用效果,而且增加了一定的更换费用,使用寿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立体停车库用减速带,具备减震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常见的减速带减震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震效果好的立体停车库用减速带,包括安装底板,所述安装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板,两个侧板侧面的顶部通过减速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底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液压减震装置,所述液压减震装置的数量为三个且等距离分布在安装底板的顶部,所述液压减震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减速顶板的底部,所述液压减震装置包括减震外壳,所述减震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油液腔,所述油液腔的内壁上活动连接有压力活塞,所述压力活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压杆,所述按压杆的顶部贯穿减震外壳且延伸至其外部与承载板固定连接,所述油液腔内壁的下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漏油孔,所述减震外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补偿外壳,所述补偿外壳的内部开设有补偿腔,所述油液腔内壁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输油管,所述输油管的一端依次贯穿减震外壳和补偿外壳且延伸至补偿腔的内部,所述补偿腔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回弹弹簧,所述回弹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补偿活塞。
优选的,所述减震外壳和补偿外壳的底部均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的顶部,所述承载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在减速顶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弹簧,两个保护弹簧的底部通过保护板固定连接,所述保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保护外壳,所述保护外壳固定连接在安装底板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侧板靠近减速顶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减速顶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滑槽内,所述限位滑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部贯穿限位滑块且延伸至其外部与限位滑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块的底部通过辅助弹簧与限位滑槽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板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下支撑块,所述减速顶板底部对应下支撑块的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上支撑块,所述上支撑块与下支撑块之间通过支撑弹簧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设置液压减震装置,实现了较好的减震效果,避免了仅仅使用橡胶减速带本身进行减震而导致的减速带断裂,不仅使结构更加稳定安全,保证了使用效果,而且减少了维修更换次数,减少维修更换费用,增加了使用寿命,给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燕飞,未经陈燕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795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盖梁抱箍支架整体拆除的施工方法
- 下一篇:道路减速带及其能量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