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柳珊瑚来源二萜类抗肿瘤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82381.8 | 申请日: | 2017-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38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云;邵长伦;曹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K31/045;C07C35/37;C07C29/78;C07C29/76;C07C45/79;C07C49/675;A61P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珊瑚 来源 二萜类抗 肿瘤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柳珊瑚来源二萜类抗肿瘤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丛柳珊瑚Euplexaura sp.粉碎,用乙醇水溶液浸提2‑4次,合并浸提液,减压浓缩得到提取液浸膏;将提取液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2‑4次,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相浸膏;(2)将步骤(1)得到的乙酸乙酯相浸膏首先经正相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按100:0至0:100梯度洗脱,将其按照极性大小分成6个组分1–6;(3)步骤(2)得到的组分3和4经过进一步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4个无色油状物,即化合物1‑4。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天然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柳珊瑚来源二萜类抗肿瘤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向海洋要药的热潮。海洋因为其自身高盐、高压等特殊的环境因素导致自身可以产生多种结构类型的高活性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以阿糖胞苷Ara-C为代表的二十多种海洋来源抗肿瘤药物已经上市或进入临床。柳珊瑚是热带珊瑚礁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之一,柳珊瑚及中多种类型的次级代谢产物多具有抗肿瘤活性。以柳珊瑚来源的二萜类化合物为代表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已经成为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一大亮点。Serrulatane类二萜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海洋次级代谢产物,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均未见对柳珊瑚来源serrulatane类二萜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来源于丛柳珊瑚Euplexaura sp.的二萜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作为抗肿瘤剂的应用,它能满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
本发明所述的丛柳珊瑚Euplexaura sp.是发明人于2011年4月采自中国北海市涠洲岛。
本发明提供一种式I结构的二萜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的盐,其特征在于式I结构如下:
其中R1、R2各自独立地为H或OH,或者R1、R2一起为O(即=O);“---”表示单键或不存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上述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基团R1、R2不同。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案中提供上述式I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基团R1、R2一起为O,且至少一个“---”表示单键。
式Ⅰ化合物选自下列化合物:
本发明提供一种式Ⅰ化合物(化合物1-4)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丛柳珊瑚Euplexaura sp.粉碎,用乙醇水溶液浸提2-4次,合并浸提液,减压浓缩得到提取液浸膏;将提取液浸膏用乙酸乙酯萃取2-4次,减压浓缩得到乙酸乙酯相浸膏;
(2)将步骤(1)得到的乙酸乙酯相浸膏首先经正相硅胶柱层析,采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按100:0至0:100梯度洗脱,将其按照极性大小分成6个组分1–6;
(3)步骤(2)得到的组分3经过进一步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2个无色油状物,即化合物3和4;
(4)步骤(2)得到的组分4经过进一步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2个无色油状物,即化合物1和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823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