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自适应智能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92566.7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8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姜少飞;邬天骥;王建翔;李吉泉;彭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23/19 | 分类号: | G05D23/19;G06N20/00;A45B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杜立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 学习 算法 温度 自适应 智能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自适应智能调节方法,通过伞柄上的感温模块[2]智能感知环境温度以及撑伞者的皮肤表面温度,利用数据处理装置[3]实现伞柄温度调节量的自适应实时智能计算,并通过调温装置[1]进行伞柄温度调节量的机器学习建模,实现伞柄温度的调节。温度调节所需的能量由伞布表面的太阳能电池膜进行收集,并存储在伞柄中的太阳能电池装置[5]中。使用本发明的伞柄温度自适应智能调节方法,实现了根据撑伞者皮肤表面温度的伞柄温度自动调节功能,提高了撑伞者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根据环境温度及人体皮肤表面温度进行伞柄温度的自适应机器学习及智能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雨伞行业的生产状况整体来说是生产能力庞大,但是整体质量不高,且工艺落后。现实中使用的雨伞伞柄没有放热调温功能。且在冬天或者雨天的时候,处于伞柄处的撑伞者手掌特别寒冷,容易造成冻伤。而且对于那些创意独特,富于个性的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加青睐。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424425U,公告日2014.02.12)公开了一种伞具用的智能集成器,内置有控制芯片、无线接收模块、感应模块、LCD显示模块、扬声器、按键板和电源模块,将上述基础安装于伞杆内,也是能够实时监测当前空气等环境参数,从而对雨伞进行相应的优化。上述专利文献通过在传统雨伞上设置相应的装置来采集环境数据,但是他会使雨伞的质量变大,结构复杂,同时缺少创意及新意,不能智能实时计算与建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之处,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且提高了使用者舒适度的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伞柄上安装有感温模块,开关装置,太阳能电池装置,调温装置,数据处理装置。所述的感温模块根据其上的温度传感器智能感知环境温度以及撑伞者的皮肤表面温度,并通过数据传输接口把温度数据流传给数据处理装置。所述两个开关装置用来控制感温模块的温度调节功能的开闭和调温装置调温功能的开闭。所述太阳能电池装置通过伞面的电池膜进行能量收集,是调温装置和感温模块的能量来源。所述调温装置处的微型机器学习建模装置根据每时每刻传来的环境温度值和温度差值,以此产生更多的特征参数组合后,自行建立决策树回归算法模型和随机森林模型,然后把这两个模型的输出温度进行加权融合,产生一个新的输出温度值,使调温装置以此输出温度进行伞柄表面放热温度调节。所述数据处理装置用来处理感温模块传过来的数据流,并把处理好的数据流传输给调温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感温模块可以检测到外部环境温度和撑伞者皮肤表面温度,并通过数据传输接口把温度数据流传给数据处理装置。
优选的是,所述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的开关装置和太阳能电池装置相串联,可分别控制调温装置与感温模块功能的开闭。简单易操作。
优选的是,所述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调温模块内部含有一个微型机器学习建模装置,其根据每时每刻传来的多份温度值,进行多项式特征处理后,自行建立两个算法模型,并对模型产生的两个输出值进行加权融合生成一个输出温度,使调温装置以此输出温度进行伞柄表面放热温度调节。
优选的是,所述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伞柄温度的自适应调节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该模块可以接收来自感温模块的信号数据流,把温度数据存储在记忆存储体中,同时利用数据分析转换器比较处理上述数据流中,环境温度和皮肤表面温度这两者温度信息数据,得到一个适合温度值,然后把处理后的温度值数据流传输给调温装置,使调温装置以此温度进行伞柄放热温度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安装方式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25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