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仪表马达装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5688.1 | 申请日: | 2017-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96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俞强;季雪峰;季照明;杨建军;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 马达 装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仪表马达装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仪表也日新月异,但是绝大多是仪表还是使用指针式仪表,人们可以精确的在仪表上看到汽车的目前的状态。转速表、速度表、燃油表、温度表使用马达驱动指针动作,通过马达转动一定的角度,马达上的指针只在对应的位置反应当前的状态。马达的安装位置直接影响到指针的再刻度盘上的指示精度,马达的与PCB的连接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马达管脚与PCB(印刷电路板)连接是通过倒钩型弹片直接连接,无需焊接,马达压得倾斜会影响导电性能,更有甚者马达管脚未与PCB未连接导致仪表功能失效。检索国内或者国外对于仪表马达安装过程,分为人工装配或者半自动装配。在电机应用初期,大多数安装使用人工装配,人工取件并判断物料是否为良品,用手将马达压入线路板,这种生产模式对员工工作强度大,容易疲劳;不同人员用手压入的角度和力度也很难保证一致性,有质量风险。半自动为员工将马达放入载具中,人员按按键触发气缸动作,将马达压入线路板中,这种方法也无法满足降低产线人员配置,并且生产效率也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仪表马达装配系统,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报废率,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作业人员。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仪表马达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视觉系统,与电脑相连,其用于准确采集物料图像特征;
传感器,与PLC模块相连,其用于判断PCB停靠位置;
PLC模块,与电脑相连,其用于控制整个动作逻辑,包括轨道自动进出、驱动皮带线电机和机器人协同作业;
电脑,用于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经过一定的算法判断来料是否存在缺陷和或者在允许范围内有一定的偏差,计算出偏差值进行补偿,并将运算完成的值发送给机器人;
执行模块,与PLC模块相连,将线路板的自动进出轨道内被气缸阻挡在轨道的特定位置及机器人将马达抓取到相机的位置进行拍摄,接收到电脑的数据手将马达压入到正在轨道线上的PCB;
显示器,与电脑相连,用于显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能够直观的看到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机器人,与电脑相连,执行各个搬运的动作。
优选地,所述视觉系统、传感器组成一个输入模块。
优选地,所述PLC模块、电脑组成一个处理模块。
优选地,所述显示器为触摸显示器。
优选地,所述触摸显示器用于单独控制PLC模块的输入输出,包括轨道动作和机器人抓手动作。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产品报废率,降低人员疲劳度,减少作业人员;本发明能够改进现有生产方式,实现无人作业;本发明能够可以在视觉系统对运动处理中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仪表马达装配系统包括:
视觉系统,与电脑相连,其用于准确采集物料图像特征;
传感器,与PLC模块相连,其用于判断PCB停靠位置;
PLC模块,与电脑相连,其用于控制整个动作逻辑,包括轨道自动进出、驱动皮带线电机和机器人协同作业;
电脑,用于采集的图像进行处理分析,经过一定的算法判断来料是否存在缺陷(不如引脚弯、混料等)和或者在允许范围内有一定的偏差,计算出偏差值进行补偿,并将运算完成的值发送给机器人;
执行模块,与PLC模块相连,将线路板的自动进出轨道内被气缸阻挡在轨道的特定位置及机器人将马达抓取到相机的位置进行拍摄,接收到电脑的数据手将马达压入到正在轨道线上的PCB;
显示器,与电脑相连,用于显示机器人的运动轨迹,能够直观的看到机器人的运行状态;
机器人,与电脑相连,执行各个搬运的动作。
所述由视觉系统、传感器组成一个输入模块,能够正确采集物料的实际图像,没有发生畸变。根据像素分布和亮度、颜色等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号,根据马达的特征,电脑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找出马达上轮廓,再进行计算如面积、数量、位置、长度,找出马达中相对应的两个压入点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延锋伟世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5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零件定位抓斗
- 下一篇:弹簧旋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