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枝粉末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99970.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6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解洪梅;袁辉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79/02 | 分类号: | C08F279/02;C08F220/44;C08F212/08;C08F4/40;C08L51/0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丁苯胶乳 粉末丁苯橡胶 丁苯橡胶 接枝改性 乳胶粒 核层 接枝 制备 还原剂水溶液 氧化剂 储存稳定性 非粘性树脂 化学键结合 接枝聚合物 乳胶粒表面 隔离效果 核壳结构 交联反应 接枝单体 接枝聚合 空间位阻 离心脱水 粒子凝聚 橡胶合成 预混合物 防老剂 共聚物 聚合釜 凝聚剂 树脂 包覆 壳层 洗涤 凝聚 | ||
本发明属于橡胶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枝粉末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步骤如下:(1)在聚合釜中依次加入水、丁苯胶乳、还原剂水溶液,搅拌升温,加入接枝单体与氧化剂的预混合物,进行交联反应,得接枝改性丁苯胶乳;(2)首先,在接枝改性丁苯胶乳中加入水、防老剂,然后,加入凝聚剂进行凝聚,粒子凝聚完全后,经离心脱水、洗涤、筛分、干燥,得到产品。本发明在丁苯胶乳乳胶粒表面使少量塑性单体进行接枝聚合,形成核壳结构的乳胶粒,核层为丁苯橡胶,壳层为非粘性树脂共聚物,树脂以化学键结合在乳胶粒上,且接枝聚合物空间位阻较大,其与核层的丁苯橡胶结合得更为牢固,分布更为均匀,包覆隔离效果更好,储存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枝粉末丁苯橡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按照英国标准BS2955-1993的定义,粒径小于1mm的聚合物称为粉末聚合物。粒径小于1mm的橡胶则为粉末橡胶。从橡胶加工工艺技术来看,粉末橡胶有相当多的优点:如混炼时间短、动力消耗小、排胶温度低以及最终分散较好等。粉末橡胶也可以像炭黑等填料一样进行管道输送以及自动称量,有助于工厂混炼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
相对于块状或片状橡胶而言,橡胶的粉末化仅仅改变了橡胶的形态,而不改变橡胶的基本性质。粉末橡胶不仅可以制备橡胶制品,还可作为改性剂,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随着橡胶加工业的进步,粉末橡胶的用途越来越广泛,需求量越来越大,新品种和新牌号不断涌现。
生产粉末橡胶的关键技术主要是:成粉和隔离。成粉即使橡胶成为粉末状粒子,原料以块状胶、胶乳、胶液、悬浮液为基料。成粉方法分为粉碎法、喷雾干燥法、闪蒸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凝聚法、微胶囊法及离子络合法等。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制备的粉末橡胶,均需进行隔离处理,即在粉末表面涂覆隔离剂和进行适度的表面处理,使橡胶粒子具有自由流动性,贮存、运输过程中不会结块。常用的隔离技术主要有加隔离剂、胶乳接枝、表面氯化、表面交联和辐射交联等。加隔离剂是目前多数粉末橡胶生产商所采用的隔离技术。其隔离原理包括吸附隔离、包覆隔离等,常用的隔离剂有无机隔离剂和有机隔离剂,无机隔离剂有滑石粉、碳酸钙、硅酸镁、炭黑等,这类隔离剂对水敏感,对制作与金属接触的橡胶密封件等粉末橡胶不适用;有机隔离剂有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等,这类隔离剂虽与粉末橡胶具有相容性,但需要根据制品性能要求不同有所选择。
无论是无机隔离剂还是有机隔离剂,均对橡胶的性能产生影响,尤其当隔离剂用量较大时。因此橡胶粉末化的发展趋势是在保持橡胶主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少用隔离剂,而橡胶颗粒仍能保持良好流动性,并能长期贮存、长途运输并在负荷下不粘连。
采用胶乳接枝、表面氯化或表面交联的方法,能够改变颗粒表面聚合物的性质,降低聚合物的粘性,有望彻底解决粒子粘连的问题。
丁苯橡胶(SBR)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一种通用合成橡胶(SR)品种。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大类。丁苯橡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和制品的使用性能接近天然橡胶(NR),耐磨性、耐热性、耐老化性优于天然橡胶,可与NR以及多种SR并用,在轮胎、鞋类、胶管、胶带、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以及其他多种工业橡胶制品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此,人们对丁苯橡胶的粉末化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涌现了大量的专利申请。
目前,丁苯橡胶的粉末化主要以丁苯胶乳为原料,其粉末化技术已较为成熟,其技术难点在于隔离防粘技术。众所周知,丁苯橡胶具有粘弹性和冷流性,橡胶颗粒隔离不好或包覆不完全时,在产品储存和运输时易发生粘结。添加无机隔离剂时,虽然在短时间内及静态条件下能起一定的隔离作用,但随着储存时间增加,橡胶粒子会逐渐形变;而运输时,由于颠簸振动作用,橡胶颗粒表面沾覆的无机颗粒也会发生脱离,这两种情形都会使橡胶粒子粘性的表面又重新裸露出来,互相接触而发生粘连,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999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