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脚踏手摇双驱动四轮自行车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1431.2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7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1 |
发明(设计)人: | 邓冠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邓冠山 |
主分类号: | B62M1/12 | 分类号: | B62M1/12;B62M11/06;B62M11/10;B62M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脚踏 手摇 驱动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动型交通工具领域的一种脚踏手摇双驱动四轮自行车,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行使速度可以极快的脚踏驱动和手摇驱动相结合的四轮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自行车构造是由车架,前轮,后轮,前轴,后轴,前叉,车把,飞轮,曲柄链轮,链条,鞍座以及杀车装置组成。动力来源是由人的脚踏动曲柄链轮带动链条,链条带动飞轮使后轮转动,从而达到了向前运动的效果。自行车是一种环保,便捷的运动型交通工具,但现有的自行车动力来源单一,只有脚踏曲柄链轮转动产生动力,因而腿力劳累强度大速度不能快,这一缺陷满足不了大多数人的出行以及上下班时的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自行车单一的脚踏曲柄链轮转动动力来源和行使速度不够快,本发明提供一种脚踏手摇式四轮自行车,该自行车巧妙的设计了一种手摇曲柄与轴,齿轮之间的配合关系,实现了手摇驱动前轮,不仅能够减少腿力劳累强度提高行使速度,同时鞍座支架是可以拆装结合,当拆开鞍座支架时就是一辆站式轻巧的脚踏手摇双驱动四轮自行车,骑行时更有利于人体的全身运动。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内车首竖杆上端有一个装齿轮的大箱体,大箱体里装有一个主动大直齿锥齿轮和小直齿锥齿轮相互啮合,小直齿锥齿轮与内车首竖杆中心的传动轴相连,内车首竖杆下端有个小箱体,小箱体里装有一个小直齿锥齿轮与直齿锥齿飞轮相互啮合,小箱体里的直齿锥齿轮与内车首坚箱体中心的传动轴相连接,直齿锥齿飞轮与前车轮轴相连,直齿锥齿飞轮是由直齿锥齿轮和棘轮结合而成。
大箱体两边连接车把,车把末端是车把套和手摇曲柄,车把中心有一条长轴连接大箱体中的主动大直齿锥齿轮,长轴的末端穿过车把套的中心孔与手摇曲柄的柄头相连接,右长轴的末端是扇形卡梢可以与手摇曲柄柄头上的扇形卡梢槽相连,手摇曲柄柄头上有个开关,可以控制摇柄旋转 90 度,当摇柄旋转 90 度后连接摇柄的卡块体就会脱离车把套中的锁柄卡槽与柄头里面固定,曲柄头上的扇形卡梢槽就可以绕长轴的扇形卡梢旋转 180 度相卡合。
当手动打开左右两边柄头的开关时,两边摇柄旋转 90 度,卡块体就分别转入两个柄头里面,曲柄头就从车把套中解锁,闭合开关曲柄头就和曲柄相互固定,左边长轴末端与左曲柄头固定,右曲柄头可以绕右长轴末端旋转 180 度后与长轴末端卡合,长轴末端与曲柄头卡合后转动两边手摇曲柄就带动了长轴转动,长轴带动大箱体中的主动大直齿锥齿轮转动,主动大直齿锥齿轮带动小直齿锥齿轮转动,小直齿锥齿轮带动车首竖杆中心的传动轴,传动轴带动小箱体中的直齿锥齿轮转动,直齿锥齿轮带动相互啮合的直齿锥齿飞轮,直齿锥齿飞轮带动了前车轮轴转动,从而使前轮转动。后轮的传动方式是在车底架上装有脚踏曲柄连接直齿圆柱齿轮与一个小直齿圆柱齿轮相互啮合,小直齿圆柱齿轮和一个大链轮同轴,且有共同的角速度,当脚踏曲柄带动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时就带动相互啮合的小直齿圆柱齿轮转动,小直齿圆柱齿轮带动同轴的大链轮,大链轮带动链条从而带动了后车轴中的小链轮脚闸传动,脚闸带动后轮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的自行车基础上通过设计增加了手摇曲柄,链轮脚闸,棘轮,齿轮,轴,轴承相互配的机械原理实现了手摇驱动前车轮的效果和通过设计多级齿轮传动提高了后车轮的转动角速度,既可以由脚踏行使模式随时转换为脚踏驱动和手摇驱动相给合,提高自行车的行使速度,同时又可以减少脚踏曲柄链轮的腿力劳累强度,使自行车可以行使更快,便轻松,出行更方便。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 2 是本发明整体内部主要零件图
图 3 是本发明车把套图
图 4 是本发明曲柄头和开关结构图
图 5 是本发明摇柄和卡块体结构图
图 6 是本发明的长轴末端图
图 7 是本发明右车把末端结构图
图 8 是本发明手摇曲柄整体结构图
图 9 是本发明摇柄旋转 90 度后卡块体转入柄头卡块体槽的手摇曲柄整体结构图
图 10 是本实手新型连接内车首竖杆的小箱体和前车轮轴视图
图 11 是本发明左右摇柄旋转 90 度后主视图
图 12 是摇柄旋转 90 度后,右柄头旋转 180 度两扇形卡梢相卡合骑行时主视图
图 13 是不安装鞍座架站式全身运动骑行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邓冠山,未经邓冠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1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