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集油增强型滚道表面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01538.7 | 申请日: | 2017-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5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成龙;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N1/00 | 分类号: | F16N1/00;C23C26/00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道表面 覆膜层 镀膜 亲油层 增强型 集油 制备 镀膜溶液 圆柱滚子 持续运转 镀膜装置 分子黏附 加热固化 加热装置 金属表面 润滑技术 设备调试 水平底座 微量注液 应用环境 有机硅烷 圆盘表面 轴承支架 主体结构 油层 含氟类 再启动 滚道 压实 | ||
1.一种自集油增强型滚道表面,其特征在于其主体结构包括镀膜层和亲油层,所述亲油层位于滚道中间位置处,亲油层的两侧为镀膜层,镀膜层的宽度为4mm-10mm,厚度为80-100nm,中间亲油层的宽度为0.3mm-1mm,所述镀膜层选用的材质为含氟类有机硅烷材料,在两侧镀膜层的高表面张力作用下,能够使润滑油有向中心流动的趋势,以保证在润滑油剩余量很少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有效润滑,自集油增强型滚道表面是通过圆柱滚子压力镀膜装置来制备的,所述圆柱滚子压力镀膜装置的主体结构包括:磁力座、连接板、支撑柱、压紧螺钉、支撑板、平移台、调倾装置、凹形板、轴承支架、圆柱滚子、溶液注入孔和加热装置;两个磁力座为前后放置的长方体结构,用以作为底部支撑,两个磁力座的上部分别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部靠近内侧边沿处固定置有支撑柱,所述连接板用以作为支撑柱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柱包括支撑螺栓、螺母和弹簧,所述支撑柱的中间为弹簧,弹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置有支撑螺栓,所述下端的支撑螺栓的下侧与连接板固定连接,上端的支撑螺栓的上侧穿过支撑板通过螺母与支撑板连接,所述磁力座的后边沿中间处与压紧螺钉的下端固定连接,压紧螺钉的上端贯穿过支撑板并与其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板为方形板状结构,压紧螺钉和支撑柱用以调节支撑板的升降,并进一步调节圆柱滚子与工件接触的压力,在工作状态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圆柱滚子顶起到与工件接触压紧后,通过压紧螺钉,能够用以调节圆柱滚子对工件压紧的力的大小,方形平板结构的平移台固定置于支撑板的中间位置处,所述平移台的右侧置有精确调节水平位移的千分头,所述平移台的上侧置有凹形板,凹形板的左右两侧边沿为凸起结构,中间为平面结构,所述凹形板用以给倾角调节留出空间以及固定和连接倾角的固定块,所述凹形板的左右两侧分别置有调倾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固定块、弹簧、调倾块和调倾螺钉,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固定于凹形板的边沿上,其右侧有长方体凸起结构,所述固定块右侧的凸起结构置于中空结构的调倾块的内侧,并且调倾块和固定块的底部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固定块和调倾块的相邻侧面的上边沿处之间连接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用以通过弹簧的伸缩来调节调倾块的角度,所述调倾螺钉位于调倾块上部,调倾螺钉的底端贯穿过调倾块的上表面与固定块的凸起结构的上侧相接触,锁紧调倾螺钉,则调倾块与固定块平行,通过调节调倾螺钉锁紧程度来改变弹簧的伸缩长度,进而调节调倾块的张角,用以调节与调倾块固定连接的轴承支架的倾角,进一步调节圆柱滚子的倾角,两个所述调倾块之间置有的轴承支架的主体结构包括:固定板、侧板、凹槽,所述固定板为下部竖直长方体杆状结构,顶部中间处右侧处为翼板结构,顶部中间处开有左右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为弧状结构,用以存储镀膜溶液,所述侧板固定置有固定板的顶部左侧,所述固定板的侧面与凹槽对应位置处开有贯穿式的溶液注入孔,用以从此处将镀膜液注入凹槽内,圆柱滚子置于轴承支架的上方中间处,并与固定板和侧板轴承式连接,使圆柱滚子能够绕轴自由转动,所述圆柱滚子上开有两个间隔180度的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的宽度为0.3mm-1mm,深度为1mm,所述环形缺口的宽度与待制备的自集油增强型滚道上亲油层的宽度相同,圆柱滚子能够与待镀膜的轴承保持架中的凹槽相切,镀膜时,圆柱滚子转动,所述缺口处不会与镀膜溶液接触,不会产生镀膜,用以在轴承镀膜作业中得到了两侧疏油,中间亲油的镀层结构;所述圆柱滚子的后侧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固定在固定板的侧面,内有具有调控温度的控温装置,用以将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在80-100°,以满足镀膜要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集油增强型滚道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滚子为可拆卸更换结构,能够根据所需制备的自集油增强型滚道表面的尺寸更换相应尺寸的圆柱滚子。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集油增强型滚道表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圆柱滚子压力镀膜装置来实现的,具体制备工艺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S1、若对待镀膜环形件的内表面进行镀膜,则将待镀膜环形件固定置于能够匀速自转的水平空心轴上,将磁力座固定于空心轴外套筒上,圆柱滚子与待镀膜环形件的内表面相接触;若对待镀膜环形件的外表面进行镀膜,则将待镀膜环形件固定置于能够匀速自转的水平实心轴上,将磁力座固定于实心轴的外套筒上,圆柱滚子待镀膜环形件的外表面相接触;
S2、调节平移台来调节圆柱滚子与待镀膜环形件接触的宽度,来调节镀膜的宽度,或根据所需要的镀膜的宽度更换相应圆柱滚子的宽度;
S3、调节前后两侧的压紧螺钉和支撑柱,来使圆柱滚子保持环形件紧密接触,根据待制备的自集油增强型滚道表面镀膜层的厚度进行相应的压力调节,并在镀膜过程中进一步修正镀膜层的厚度,镀膜层的厚度过高,则调节压紧螺钉和支撑柱来增加圆柱滚子与待镀膜环形件的压力;镀膜厚度过低,则调节压紧螺钉和支撑柱来减小圆柱滚子与待镀膜环形件的压力;
S4、按照步骤S3进行圆柱滚子调节后,通过调节调倾装置上的弹簧来进一步修正圆柱滚子的水平度与环形件的接触,用以保证镀膜厚度的均匀性;
S5、将微量镀膜溶液通过微量注液器从溶液注入孔注入轴承支架的凹槽内,以保证圆柱滚子能够接触凹槽内的溶液;
S6、启动加热装置,并调节到80℃,再启动放置待镀膜环形件的空心轴或实心轴,圆柱滚子在待镀膜环形件的带动下进行纯滚动运动,并黏附镀膜溶液到圆柱滚子上;
S7、圆柱滚子上经过加热固化的镀膜分子,运动到待镀膜环形件上时,受到压力作用,黏附到待镀膜环形件表面,并被压实,持续运转30-40分钟,使镀膜溶液完全固定到待镀膜环形件上后停止加热,停止镀膜溶液注入,完成镀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15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