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器自动装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03822.8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4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宁忠麟;覃光许;韦勇;李江柳;杨蔚;何耀华;杨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5/12 | 分类号: | B62D65/12;B25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处理控制单元 驻车制动手柄 拉索 装调 汽车驻车制动器 手柄操作机构 电动扳手 控制器电 实时输出 驻车制动 转矩信号 驻车制动器 转角 调整螺母 人工操作 转角信号 控制器 电连接 对装 转矩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驻车制动器自动装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与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控制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通过调节驻车制动拉索调整螺母调节所述拉索的张力大小的电动扳手,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操作驻车制动手柄的手柄操作机构。电动扳手实时输出其转矩信号至信号处理控制单元,手柄操作机构实时输出驻车制动手柄的转角信号和转矩信号至信号处理控制单元,在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实现对驻车制动拉索张力、驻车制动手柄转矩和转角的精确控制。本发明消除了人工操作对装调质量的影响,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汽车驻车制动器的装调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驻车制动装置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器自动装调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驻车制动器是汽车停车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当驾驶员离开车辆前,必须将汽车驻车制动器拉紧,以防溜车或被人移动。
总质量较小的汽车,如轿车、微型车、SUV(Sport Utility Vehicle,运动型多用途汽车)、MPV(Multi-Purpose Vehicle,多用途汽车)等,其驻车制动器常与后轮行车制动器共用,若这类汽车驻车制动器装调不当,不仅会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还会导致车轮阻滞力增大,进而影响汽车的动力性能增加汽车的燃油消耗。现阶段,汽车总装线上驻车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大多由人工手动完成,其缺点是:驻车制动器装配调整的劳动强度大;驻车制动器装配调整过程复杂,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驻车制动器装调质量受操作工人技术水平、体力消耗、精神状态、思想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装调质量的一致性较难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驻车制动器自动装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驻车制动器自动装调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与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控制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通过调节驻车制动拉索调整螺母调节所述拉索的张力大小的电动扳手,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操作驻车制动手柄的手柄操作机构;所述电动扳手实时输出其转矩信号至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对输入的转矩信号进行信号数据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电动扳手,实现对驻车制动拉索张力的精确控制;所述手柄操作机构实时输出所述驻车制动手柄的转角信号和转矩信号至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对输入的转角信号和转矩信号进行信号数据处理后输出控制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输出驱动信号至所述手柄操作机构,实现对所述驻车制动手柄转矩和转角的精确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扳手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机械连接的第一减速器,与所述第一减速器机械连接的、套在所述驻车制动拉索调整螺母上的套筒,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的第一转矩传感器,所述第一转矩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操作机构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机械连接的第二减速器,与所述第二减速器机械连接的、用于抓紧所述驻车制动手柄的抓持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减速器的输出轴上的第二转矩传感器和转角传感器,所述第二转矩传感器和所述转角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与所述电动扳手和所述手柄操作机构电连接的模数转换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与信号处理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条码阅读器,用于获取汽车(待装调驻车制动器的汽车)的识别码。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互联网将测试结果传到企业生产网络,实现数据共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038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轿运车板簧悬挂选配方法
- 下一篇:电动车助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