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气密性检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3749.2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20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管永宾 |
主分类号: | G01M3/34 | 分类号: | G01M3/34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气密性 检验 方法 | ||
1.一种基于锂电池气密性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人工将电池工件(64)放入工件定位块(63)中,放置完成后,人工操作按钮操作盒(9)启动按钮,气缸(16)活塞杆下行使得真空罩(29)下压至工件定位块(63)端面的0型密封圈三(65)上,对电池工件(64)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
步骤二:对形成的密封腔体进行加压;
步骤三:加压一定时间后,二位三通电磁阀一(654)失电复位,管路断开,真空泵二(40)启动,使密封腔体内形成负压,一定时间后,再重复第二步的动作,动作两次之后;
步骤四:真空泵一(39)打开,气动单作用球阀(30)打开,通过检漏仪(34)对电池工件(64)壳体的小漏洞进行检验;
步骤五:关闭真空泵一(39),关闭气缸(16),人工取出电池工件(64),各机构复位;
该方法的工作原理为:人工将电池工件(64)放入工件定位块(63)中,放置完成后,人工操作按钮操作盒(9)启动按钮,气缸(16)活塞杆下行,由于气缸(16)活塞杆末端通过气缸连接接头(18)与气缸连接板(19)固定连接,气缸连接板(19)与连接板(21)固定连接,真空罩(29)通过上密封罩固定块(24)和下密封罩固定块(28)固定在连接板(21)上,因此气缸活塞杆(16)下行,真空罩(29)随之向下运动,到达指定位置,气缸(16)活塞杆以及气缸连接接头(18)接触到缓冲器(13),缓冲器(13)对气缸(16)向下运行过程中到达指定位置有一个缓冲作用,避免硬性接触;此时真空罩(29)罩在电池工件(64)的外面,并且与工件定位块(63)端面紧密接触,压到工件定位块(63)端面的O型密封圈三(65)上,对电池工件(64)形成一个密封的腔体;对形成的密封腔体进行充氦气,此时,二位三通电磁阀一(54)通电工作形成通路,气罐(58)内的氮气依次通过分气块一(58)、分气块二(59)、二位三通电磁阀二(55)、调压器一(47)、调压器二(48)、二位三通电磁阀三(56)和分气块三(60),然后通过分气块三(60)将氦气分别分配到检测工位一供氦气进气管路(61)和检测工位二供氦气进气管路(62),最后通过相对应的氦气进气口(67),此时氦气通过工件定位块(63)底部的小孔进入到密封的腔体内,对腔体进行加压;加压一定时间后,二位三通电磁阀一(54)失电复位,管路断开,真空泵二(40)启动,使得真空通过过滤器过滤后进入供气管路内,再通过真空泵二出气管(42)将真空分别分配到分配块一(36)和分配块二(38),然后将真空输出至检测工位一真空进气管(43)和检测工位二真空进气管(44),最后真空通过对应的真空进气口(68)输送到密封腔体,由此密封腔体内形成负压;一定时间后,再重复第二步的动作,动作两次之后;真空泵一(39)打开,气动单作用球阀(30)打开,通过检漏仪(34),输出氦气至检测工位一真空进气管(43)以及检测工位二真空进气管(44),进入相对应的检测工位一和检测工位二,对电池工件(64)壳体的小漏洞进行检查;该原理采用氦气来检查电池工件(64)外壳体的小漏洞,因氦原子的尺寸很小,容易穿过小洞而进入到管壳内部;将电池工件(64)放入充满氦气的密封腔体中,并加压,让氦气通过小洞而进入管壳中;通过检漏仪(34)对电池工件(64)壳体进行检验,如果遇到电池工件(64)有漏洞的,相应检测工位将进行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管永宾,未经管永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74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线槽气密性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弹跳鞋弹性装置反复压缩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