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肝炎药物的哌啶并吡啶并吡唑‑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13835.3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6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毛佳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佳婧 |
主分类号: | C07D471/14 | 分类号: | C07D471/14;A61P1/1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肝炎 药物 哌啶 吡啶 吡唑 配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肝炎药物的哌啶并吡啶并吡唑-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N-Boc-4-哌啶酮与碳酸二甲酯在叔丁醇钾的作用下反应得到N-Boc-3-甲酸甲酯-4-哌啶酮;
B、N-Boc-3-甲酸甲酯-4-哌啶酮在乙酸铵作用下,酮羰基氧化还原成氨基,得到化合物N-Boc-3-甲酸甲酯-4-氨基-3-烯-哌啶;
C、N-Boc-3-甲酸甲酯-4-氨基-3-烯-哌啶与氯甲酰乙酸乙酯在TEA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化合物N-Boc-3-甲酸甲酯-4-氨基甲酰乙酸乙酯-3-烯-哌啶;
D、N-Boc-3-甲酸甲酯-4-氨基甲酰乙酸乙酯-3-烯-哌啶在叔丁醇钾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成环得到化合物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该化合物进行分子内氢转移和羰基还原得到化合物
E、在强酸条件下,加热脱去酯基和Boc基团,得到化合物
F、在三氯氧磷作用下,羟基被氯取代得到化合物
G、在浓盐酸作用下使氯代碳氮双键变为酰胺键得到化合物
H、在碱性条件下,进行Boc氨基保护得到化合物
I、在碳酸铯作用下与碘甲烷反应得到化合物
J、在Pd/C作用下还原碳碳双键得到
K、与4-吡啶甲醛发生醛酮缩合得到化合物
L、与水合肼反应得到化合物
M、在氧气条件下进行分子内成环得到化合物
N、脱去Boc基团得到化合物
O、与氯化锌发生配合反应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肝炎药物的哌啶并吡啶并吡唑-锌配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的具体过程为:在反应瓶中,把1eq的N-Boc-4-哌啶酮加入到10V体积的甲苯中,再加入2eq的碳酸二甲酯和2eq的叔丁醇钾,加热至70℃反应1h,冷却至室温,加水淬灭,用1mol/L的HCl调节反应液pH为7,乙酸乙酯萃取,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干得到黄色油状物N-Boc-3-甲酸甲酯-4-哌啶酮;所述的步骤B的具体过程为:将1eq的N-Boc-3-甲酸甲酯-4-哌啶酮加入到10倍体积的甲醇中,再加入3eq的乙酸铵,反应过夜,旋干甲醇,加入3倍体积的水,二氯甲烷萃取反应液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后得到红的油状液体N-Boc-3-甲酸甲酯-4-氨基-3-烯-哌啶;所述的步骤C的具体过程为:将1eq的N-Boc-3-甲酸甲酯-4-氨基-3-烯-哌啶加入到8倍体积的DCM中,再加入1.05eq的TEA,冷却至10℃,滴加1.05eq的4-氯甲酰乙酸乙酯,室温反应过夜,再加入8倍体积的DCM稀释反应液,水洗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既得红色油状产物N-Boc-3-甲酸甲酯-4-氨基甲酰乙酸乙酯-3-烯-哌啶;所述的步骤D的具体过程为:把1eq的N-Boc-3-甲酸甲酯-4-氨基甲酰乙酸乙酯-3-烯-哌啶加入到10倍体积的THF中,再分批加入2.0eq的t-BuOK,反应温度控制在小于25℃,反应1h后加入冰水淬灭,用2mol/L的HCl调节反应液pH为3,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产品所述的步骤E的具体过程为:在10eq 6mol/L的HCl溶液中,分批加入1.0eq的加热至100℃,反应过夜,旋干反应溶剂,再用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佳婧,未经毛佳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383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