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19659.4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40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唐聚园;邵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炊万庭 |
地址: | 471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轴流 气体 加热炉 | ||
1.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锥头炉膛(2)、燃烧器(3)、主风入口管(4)和气体出口弯头(5),所述壳体(1)由圆筒状壳体(101)以及分别设置在圆筒状壳体(101)两端的前锥壳(102)和后锥壳(103)组成,主风入口管(4)为弯头管或与壳体同轴设置的直管,主风入口管(4)连接在前锥壳(102)上,气体出口弯头(5)连接在后锥壳(103)上,所述锥头炉膛(2)设置在壳体(1)内部,锥头炉膛(2)与圆筒状壳体(101)之间同轴且锥头炉膛(2)的锥头端朝向主风入口管(4)设置,在锥头炉膛(2)的锥头端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燃烧器(3)设置在锥头炉膛(2)内,且燃烧器(3)与锥头炉膛(2)的进风口之间设置有调风挡板(6);
当需要启用加热炉时,燃烧器(3)的调风挡板(6)打开,一小部分空气由导流板导流,再经锥头端的进风口进入燃烧器(3),在锥头炉膛(2)内将燃料完全燃烧;剩余的空气通过锥头炉膛(2)的锥头导流后,均匀的从锥头炉膛(2)与壳体(1)之间的环隙进入壳体后端的混兑段,与炉膛内的高温烟气混合,从气体出口弯头(5)经过气体出口排出,均匀进入后续设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入口管(4)为弯头管,后锥壳(103)为正圆锥壳体,后锥壳(103)的大径端与圆筒状壳体(101)对接,后锥壳(103)的小径端与气体出口弯头(5)对接,主风入口管(4)的竖直部内设置有进风调节板(7),弯曲部内设置有导流板(8)。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入口管(4)为弯头管,后锥壳(103)为偏心锥形壳体,后锥壳(103)的大径端与圆筒状壳体(101)对接,后锥壳(103)的小径端与气体出口弯头(5)对接,主风入口管(4)的竖直部内设置有进风调节板(7),弯曲部内设置有导流板(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入口管(4)为弯头管,后锥壳(103)为正圆锥壳体,锥头炉膛(2)的前端设置有进风锥头管(9),进风锥头管(9)与前锥壳(102)之间的环隙内设置有进风调节板(7),主风入口管(4)的弯曲部内设置有导流板(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风入口管(4)为与壳体同轴设置的直管,后锥壳(103)为偏心锥形壳体,后锥壳(103)的大径端与圆筒状壳体(101)对接,后锥壳(103)的小径端与气体出口弯头(5)对接,主风入口管(4)内设置有进风调节板(7)。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与锥头炉膛(2)之间通过内支座(10)支撑连接。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锥壳(102)和圆筒状壳体(101)的内壁设有隔热衬里。
8.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锥壳(103)、气体出口弯头(5)以及锥头炉膛(2)的内壁设有耐火衬里。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低压降轴流式气体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弯头(5)的弯曲部内设置有导流板(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洛阳瑞昌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196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