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波屏蔽膜和带电磁波屏蔽膜的印刷配线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861.0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84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吉田一义;久保田稔;佐贺努;片桐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玉昌峰;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波 屏蔽 印刷 线板 | ||
本发明提供电磁波屏蔽膜和带电磁波屏蔽膜的印刷配线板,该电磁波屏蔽膜通过设置于印刷配线板表面的绝缘膜的贯通孔而能可靠地电连接于印刷配线板的印刷电路。电磁波屏蔽膜具有:绝缘树脂层(10);金属薄膜层(22),与绝缘树脂层(10)邻接;各向异性导电性粘合剂层(24),与金属薄膜层(22)的和绝缘树脂层(10)相反的一侧邻接;以及第一脱模膜(30),与绝缘树脂层(10)的和金属薄膜层(22)相反的一侧邻接,金属薄膜层(22)的厚度为150nm以上400nm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磁波屏蔽膜和设有电磁波屏蔽膜的印刷配线板。
背景技术
为了屏蔽从柔性印刷配线板产生的电磁波噪音、来自外部的电磁波噪音,有时会在柔性印刷配线板的表面设置电磁波屏蔽膜,该电磁波屏蔽膜包括:绝缘树脂层;以及与绝缘树脂层邻接的由金属薄膜层和导电性粘合剂层构成的导电层(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图6是表示现有的带电磁波屏蔽膜的柔性印刷配线板的制造工序的一个例子的截面图。
带电磁波屏蔽膜的柔性印刷配线板101包括:柔性印刷配线板130、绝缘膜140以及剥离了第一脱模膜118的电磁波屏蔽膜110。
柔性印刷配线板130在基底膜132的单面设置有印刷电路134。
绝缘膜140设置于柔性印刷配线板130的设置有印刷电路134一侧的表面。
电磁波屏蔽膜110具有:绝缘树脂层112;金属薄膜层114,与绝缘树脂层112邻接;导电性粘合剂层116,与金属薄膜层114的和绝缘树脂层112相反的一侧邻接;以及第一脱模膜118(载体膜),与绝缘树脂层112的和金属薄膜层114相反的一侧邻接。
电磁波屏蔽膜110的导电性粘合剂层116粘结于绝缘膜140的表面、且被固化。另外,导电性粘合剂层116通过形成于绝缘膜140的贯通孔142而电连接到印刷电路134。
带电磁波屏蔽膜的柔性印刷配线板101例如像图6所示那样经下面的工序而制造。
工序(i):在柔性印刷配线板130的设置有印刷电路134一侧的表面设置绝缘膜140的工序,在绝缘膜140的与印刷电路134的地线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贯通孔142。
工序(ii):将电磁波屏蔽膜110以电磁波屏蔽膜110的导电性粘合剂层116接触绝缘膜140的表面的方式重叠于绝缘膜140的表面,通过对它们进行热压,使导电性粘合剂层116粘结于绝缘膜140的表面,并使导电性粘合剂层116通过贯通孔142而与印刷电路134的地线电连接的工序。
工序(iii):在热压后,将结束了作为载体膜的作用的第一脱模膜118从绝缘树脂层112剥离、去除,从而得到带电磁波屏蔽膜的柔性印刷配线板101的工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696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094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通过绝缘膜的贯通孔将电磁波屏蔽膜的导电性粘合剂层粘结于印刷配线板的印刷电路的情况下,地线与导电性粘合剂层的粘结易于变得不充分。为此,在从绝缘树脂层剥离第一脱模膜时、或在高温下加热带电磁波屏蔽膜的柔性印刷配线板而使导电性粘合剂层完全固化时,在地线与导电性粘合剂层之间易于发生剥离。为此,地线与导电性粘合剂层之间的连接电阻增高,有时无法可靠地进行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未经信越聚合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柔性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高频铜银混合导电线路结构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