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体导流罩的三维建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879.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12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伟锋;刘树强;杨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体 导流 三维 建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船体导流罩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根据导流罩的设计要求,建立导流罩二维模型剖视图和俯视图;调整导流罩二维模型俯视图,建立导流罩垂向投影图;将导流罩垂向投影图环形若干等分,将等分后的垂向投影图定位在船体模型中,生成导流罩二维模型定位图;将导流罩二维模型折弯,生成导流罩三维模型俯视图;根据导流罩三维模型俯视图,确定导流罩与外板交点;分别对应连接外板交点与导流罩下口的等分点,生成导流罩三维模型。本发明通过调整模型可以光顺导流罩线型,从模型中直接量取零件放样所需的数据,切取零件加工所需的样板样箱,提供装配施工的准确数据,操作简单、方便,可靠性高,通用性好,能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结构建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体导流罩的三维建模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船舶的船体尾端设有舵板,舵板前面设有桨架,桨架与舵板之间的轴上设有螺旋桨。然而,船舶的船体尾端是水流最为复杂的地方,船舶前行桨架会将水流四下分散,且水流加速,之后被转动的螺旋桨再次加速将水流向后推动,使得船舶获得前行动力。通过在桨架处设有导流罩,将四下分散水流汇聚着冲向螺旋桨,可以进一步提高局部水流的流速,使得船舶航速得以提高。
现有的导流罩结构,一直难以实现结构建模。所以导流罩类结构就只能通过手工放样来完成,由于放样零件往往加放很多的余量以保证装配尺寸,手工得到的导流罩零件没有准确的加工样箱,从而导致零件加工成型效果较差,给装配施工带来困难。
此外,手工放样的导流罩零件误差大,缺少加工依据,导致装配周期长,板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导流罩结构无法实现精准建模而造成的放样难度大、加工成型差、装配施工周期长等缺陷,提出一种船体导流罩的三维建模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船体导流罩的三维建模方法,包括:
根据导流罩的设计要求,建立导流罩二维模型剖视图和俯视图;
调整导流罩二维模型俯视图,建立导流罩垂向投影图;
将导流罩垂向投影图环形若干等分,将等分后的垂向投影图定位在船体模型中,生成导流罩二维模型定位图;
将导流罩二维模型折弯,生成导流罩三维模型俯视图;
根据导流罩三维模型俯视图,确定导流罩与外板交点;
分别对应连接外板交点与导流罩下口的等分点,生成导流罩三维模型。
优选地,所述方法在安装有三维建模软件的计算机上执行,所述三维建模软件为CAD应用软件。
优选地,所述导流罩的设计要求为:所述导流罩轴线垂直船体基面BL,纵向位于FR149,横向距舯700mm。
优选地,所述导流罩包括左舷导流罩和右舷导流罩,所述左舷导流罩下口内径小于所述右舷导流罩下口内径。
优选地,所述左舷导流罩下口内径为342mm,所述右舷导流罩下口内径为630mm,所述右舷导流罩下口外径为680mm。
优选地,所述左舷导流罩和右舷导流罩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30°,所述左舷导流罩和所述右舷导流罩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20°。
优选地,所述左舷导流罩下口和所述右舷导流罩下口均为圆形,所述左舷导流罩上口和所述右舷导流罩上口分别与外板相交形成两条轮廓线。
优选地,所述导流罩垂向投影图环形等分的等分数可根据线型变化适当增减。
本发明根据导流罩结构特点和设计要求,结合船体模型,利用CAD应用软件的三维功能,实现导流罩结构建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