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2498.4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恒川祐树;北田贤治;村井健二;今野贵史;田中弘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JUK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19/16 | 分类号: | D05B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以缝制间距不突显的方式进行调整而使缝制位置对准。控制部(50)进行下述处理:缝制间距实测处理,基于第1传感器(31)及第2传感器(32)各自的衣领(100)的端部的检测信号,对针对衣领(100)的线迹(102)的缝制间距进行实测;校正间距计算处理,对从落针位置(NP)至角部(101)处的使缝制方向变换的方向变换点(102a)为止的线迹(102)的缝制间距相对于实测出的线迹(102)的实测缝制间距逐渐地变小的校正间距、或者逐渐地变大的校正间距进行计算;以及进给调整处理,对布料进给机构(22)进行调整而以计算出的校正间距形成线迹(10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被缝制物进行缝制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例如,已知一种缝纫机,其在对衣领的线步(stitch)进行缝制时,对当前位置和缝制结束位置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校正缝制间距以使得在缝制结束位置使缝制结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8-469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1-217198号公报
另外,在为了在缝制结束位置使缝制结束而将从规定位置至缝制结束位置为止的缝制间距平均化、或在最后1针的缝制间距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与其他缝制间距之间的变更部位变得突显,美观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够以缝制间距不突显的方式进行调整而使缝制位置对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缝纫机,
具备:
布料进给机构,其使具有角部的被缝制物向缝制方向间歇地移动;
缝制机构,其使缝针相对于所述被缝制物上下移动;
控制部,其使所述布料进给机构及所述缝制机构进行驱动,沿所述被缝制物的缘部形成线迹;以及
端部传感器,其对所述被缝制物的端部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部进行下述处理:
方向变换点计算处理,该处理为,根据通过所述端部传感器检测出的所述被缝制物的端部,对所述角部处的使缝制方向变换的方向变换点进行计算;
校正间距计算处理,该处理为,对直至所述方向变换点为止的线迹的缝制间距相对于预先设定的通常间距逐渐地变小的校正间距、或者逐渐地变大的校正间距进行计算;以及
进给调整处理,该处理为,对所述布料进给机构进行调整而以计算出的所述校正间距形成线迹。
根据该结构的缝纫机,从通过端部传感器检测出被缝制物的端部的时刻起,在从落针位置至方向变换点为止的范围进行缝制时,与其长度对应地,相对于通常间距使缝制间距逐渐地变小、或者逐渐地变大。因此,能够抑制线迹的缝制间距大幅地变化的情况,不使缝制间距的变更部位突显而提高美观性。
本发明的缝纫机,也可以是,
还具有第1传感器及第2传感器,它们相对于所述缝针的落针位置从所述缝制方向的上游侧依次配置,
所述控制部还进行缝制间距实测处理,该处理为,基于所述第1传感器及所述第2传感器各自的所述被缝制物的端部的检测信号,对针对所述被缝制物的所述线迹的缝制间距进行实测,
在所述校正间距计算处理中,对直至所述方向变换点为止的线迹的缝制间距相对于实测出的所述线迹的实测缝制间距逐渐地变小的校正间距、或者逐渐地变大的校正间距进行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JUKI株式会社,未经JUK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24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