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水倾覆船只应急救援用转接舱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3108.5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4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盛夏;刘刚;商照聪;张小沁;章明洪;朱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B23K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水 倾覆 船只 急救 援用 转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浅水倾覆船只应急救援用转接舱,包括舱体(1),舱体(1)上端设置密封舱门(11),下端设有舱口,该舱口装有阻水板(12),所述的舱体(1)内设有旋转驱动机构(2),该旋转驱动机构(2)分别连接等离子切割焊接喷头(21),升降臂驱动机构(22)和线路组合脐带(23),所述的线路组合脐带(23)中设有高压氮气管路,进回气管路和电源控制传感器线路,所述的舱体(1)底部外缘连接环形底座(13),该环形底座(13)上设有电磁铁(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快速、准确和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作业,尤其是涉及一种浅水倾覆船只应急救援用转接舱。
背景技术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罕见强对流天气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最终,经各方全力搜救,事发时船上454人中12人生还,442具遇难者遗体全部找到。2015年12月30日,长江沉船事故调查报告公布,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是一起由突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导致的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
在救援过程中,因为倒扣沉船船内部结构不同并进水,重量分布不均。倒扣的船体直接提起,会因受力不均导致钢丝绳断裂。设计船体时都是根据正向测定浮力等各项系数。因此扶正打捞并对船体展开切割开舱救援。
水下焊接与切割是水下工程结构的安装、维修施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艺手段。它们常被用于海上救捞、海洋能源、海洋采矿等海洋工程和大型水下设施的施工过程中。水下切割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应用比较普遍的水下特种作业技术,是防救打捞工程人员必须掌握的水下作业技能之一。水下切割作业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不仅存在潜水方面的危险,还要面临作业时触电、爆炸、灼伤、溺水等方面的伤害。
水下焊接有干法、湿法和局部干法三种。
干法焊接是采用大型气室罩住焊件、焊工在气室内施焊的方法,由于是在干燥气相中焊接,其安全性较好。在深度超过空气的潜入范围时,由于增加了空气环境中局部氧气的压力,容易产生火星。因此应在气室内使用惰性或半惰性气体。干法焊接时,焊工应穿戴特制防火、耐高温的防护服。与湿法和局部干法焊接相比,干法焊接安全性最好,但使用局限性很大,应用不普遍。
局部干法是焊工在水中施焊,人为地将焊接区周围的水排开的水下焊接方法,其安全措施与湿法相似。由于局部干法还处于研究之中,因此使用尚不普遍。
湿法焊接是焊工在水下直接施焊,而不是人为地将焊接区周围的水排开的水下焊接方法。
电弧在水下燃烧与埋弧焊相似,是在气泡中燃烧的。焊条燃烧时焊条上的涂料形成套筒使气泡稳定存在,因而使电弧稳定,如图所示。要使焊条在水下稳定燃烧,必须在焊条芯上涂一层一定厚度的涂药,并用石蜡或其他防水物质浸渍的方法,使焊条具有防水性。气泡由氢、氧、水蒸气和由焊条药皮燃烧产生的气泡;浑浊的烟雾生的其他氧化物。为克服水的冷却和压力作用造成的引弧及稳弧困难,其引弧电压要高于大气中的引弧电压,其电流较大气中焊接电流大15%~20%。
水下湿法焊接与干法和局部干法焊接相比,应用最多,但安全性最差。由于水具有导电性,因此防触电成为湿法焊接的主要安全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具有快速、准确和保证操作人员安全的浅水倾覆船只应急救援用转接舱。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浅水倾覆船只应急救援用转接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舱体,舱体上端设置密封舱门,下端设有舱口,该舱口装有阻水板,所述的舱体内设有旋转驱动机构,该旋转驱动机构分别连接等离子切割焊接喷头,升降臂驱动机构和线路组合脐带,所述的线路组合脐带中设有高压氮气管路,进回气管路和电源控制传感器线路,所述的舱体底部外缘连接环形底座,该环形底座上设有电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天科化工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31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