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为避难场所提供食物烹煮的加热保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2102.4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4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华;王志涛;郭小东;王威;韩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39/00 | 分类号: | A47J39/00;A47J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避难 场所 提供 食物 烹煮 加热 保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为避难场所提供食物烹煮的加热保温装置,属于灾害应急设施领域。
背景技术
当地震灾害发生后,由于房屋的破坏使得人们短期内由居住场所或者工作场所疏散到避难场所进行生活。避难场所是用于因灾害产生的避难人员生活保障及集中救援的避难场地,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的要求,一般可考虑开放时间不超过100天。作为收容受灾居民避难生活的场所,理所当然应当满足其中灾民的生活基本需求,而饮食需求则成为首要的环节。日本已经发明了很多避难场所生活辅助设施,如公园的凳子,通过进行特殊的设计,平时能正常供人们使用,在灾害发生后,可以作为临时的应急炊事设施,类似于目前的烧烤架模式。但是,一旦灾后人们在防灾公园内需要生活较长时间,防灾公园内的临时炊事设施将无法满足全部人员的饮食需求,尤其在最近几次大的地震灾害经验中,灾后食物制作出现了不卫生、制作难等问题。另外,由于使用明火也易引发次生火害、烟熏降低避难场所生活舒适性等多方面不利问题,给灾民以及救援人员的灾后生活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也可能引发进一步的灾害。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规定了避难场所设计需要配置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应急辅助设施及应急保障设备和物资以实现其避难功能,但对于饮食加工等发面的要求尚未涉及。所以发明一种能够为避难场所提供方便快捷、安全卫生的应急食物炊事工具,成为我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申请的食物烹煮加热保温装置即为实现上述应急炊事而设计的实用工具。同时,应急供电设施是避难场所灾后重点保障的基础设施之一,也为本装置能源来源方面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发明提供一种为避难场所的灾民和救灾人员提供干净卫生、持续保温食物的加热保温装置,通过电力烹煮和恒温闷烧两种手段制作汤菜、粥、面条等食物,能够解决地震后避难场所内食物制作困难、不卫生、不能持续供应保温食物、易引发火灾、应急炉灶覆盖范围不均匀等多方面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为避难场所烹煮食物的加热保温炊具,该保温炊具为一种应急大锅,其特征在于:该保温炊具包括保温内锅盖(1)、密封外锅盖(2)、真空外壳(3)、加热内胆(4)、电热装置(5)、蓄电池(6)、整流电路(7)、外接电源(8)、搬运把手(9)、固定底座(10);其中,将位于大锅外侧的外接电源(8)、蓄电池(6)和整流电路(7)作为该保温炊具的电源,外接电源(8)、蓄电池(6)均与整流电路(7)连接;外接电源(8)、蓄电池(6)与大锅底部的电热装置(5)作为烹煮加热内胆(4)中食物的热量来源。将加热内胆(4)布置在电热装置(5)上部且与电热装置(5)紧密接触,达到接受热量烹煮食物的目的。加热内胆(4)和电热装置(5)均布置在真空外壳(3)内部,能够起到防止磕碰和真空恒温的双重作用。加热内胆(4)上部安装光滑平整的保温内锅盖(1),保温内锅盖(1)与锅体上沿紧贴吻合,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应急大锅的保温效果并提高装置烹煮食物的效率。真空外壳(3)上部安装密封外锅盖(2),密封外锅盖(2)与真空外壳(3)之间通过锁紧装置卡接,保证密封外锅盖(2)与真空外壳(3)扣合严密,减少热量流失,保证食物长时间恒温。在真空外壳(3)的底部安装四个固定支座(10),保证该加热保温炊具在工作中过程的稳定。应急大锅两侧布置两个搬运把手(7),方便其在灾后能够方便搬运至避难场所指定位置。搬运把手(9)设置在真空外壳(3)的外侧。
外接电源(8)作为能量来源,在不具备通电条件下,采用配备整流电路(7)的蓄电池(6)作为辅助能量来源。
在不具备通电条件下,采用配备整流电路(7)的蓄电池(6)作为辅助能量来源,整流电路(7)能够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将蓄电池(6)产生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加热保温装置正常工作使用。
所述保温内锅盖(1)、密封外锅盖(2)、真空外壳(3)、加热内胆(4)、搬运把手(9)和固定底座(10)等应急大锅主体结构均为厚而坚实的双层不锈钢抽真空结构,在工作中具有耐磕碰,保温性能好,方便移动等优点。
所述密封外锅盖(1)与真空外壳(3)扣合严密,保温内锅盖(2)光滑平整,与加热内胆(4)上沿紧贴吻合,二者同时工作,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锅内食物的热量散失,为高温闷熟提供了技术保障。内槽(11)设置在加热内胆(4)的内表面,内槽(11)上用以搁置蒸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2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烧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豆浆机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