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全向运动及自主巡线的机器人底盘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3452.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0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魏伟和;罗佩瑶;杨镇坡;黄宇坤;李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0K7/00;B60G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蔡克永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向 运动 自主 机器人 底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底盘,尤其涉及一种可全向运动及自主巡线的机器人底盘。
背景技术
现有的机器人底盘一般采用传统的轮子做驱动轮,机动性较差,尤其是在狭窄的空间内。此外,模块化程度低,通用性较差,经常需要二次开发才能接入主体设备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合理的可全向运动及自主巡线的机器人底盘。解决现有类似机器人底盘机动性较差、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本发明即使在狭窄空间仍具有高度灵活的机动性且通用性较好。此外该机器人底盘可搭载自动巡线设备,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全向运动及自主巡线的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板1、减震结构、防撞机构8、电源模块、自动巡线模块、加强筋、动力系统和电机驱动电路板16;
所述底盘主板1由亚克力板制成,其上面及侧面都有用螺栓固定加装的加强筋以增强机构的刚度;该加强筋包括板面加强筋2和侧面加强筋3;其中,板面加强筋2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底盘主板1上面,侧面加强筋3安装在底盘主板1侧面朝下;
所述减震结构包括悬挂板4、悬挂安装杆5、弹簧6和上下两个弹簧固定件7;其中,悬挂安装杆5通过螺丝固定在侧面加强筋3上,悬挂板4再通过螺丝固定在悬挂安装杆5上,悬挂板4和底盘主板1各通过螺丝固定弹簧固定件7,弹簧6则通过螺栓螺孔固定在这上下两个弹簧固定件7之间。
所述防撞机构8由不锈钢管焊接而成,共四根,分别通过螺丝安装在底盘主板1的四个边角上。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电池9和电池固定架10;其中,充电电池9直接卡在电池固定架10中,电池固定架10再通过螺丝固定在底盘主板1上。
所述自动巡线模块11通过螺丝固定在底盘主板1下面的板面加强筋2上,自动巡线模块11的红外传感器的朝向向下。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麦克纳姆轮12、联轴器13、电机固定架14和直流电机15,它们的数量各位四个;其中,电机固定架14通过螺丝固定在悬挂板4上,直流电机15再固定于电机固定架14上,直流电机15的转轴与麦克纳姆轮12之间通过联轴器13连接起来。
所述电机驱动电路板16的数量共有四个,两两通过螺栓螺母叠放固定在一起,并且通过螺丝固定在底盘主板1上;各个电机驱动电路板16之间连有CAN线以进行CAN总线通信。
所述充电电池9电压为24V,电流为5A。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的动力系统选用麦克纳姆轮为驱动轮,且为四驱方式,在地面上可以实现任意角度的运动,尤其适合各类平移运动,运动非常灵活,可以做出各种复杂运动轨迹,机动性较强。
2)本发明设计有减震系统,对崎岖的路面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使用环境更加广泛。
3)本发明带有内置MCU的电机驱动电路板,可自行处理电机的运转,从而高度模块化,可以方便快速地接入其他主体设备,主体设备值需要通过CAN总线向电机驱动电路板发出控制数据,即可实现对底盘的控制而不用关心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4)本发明带有或者可配置自动巡线功能,在自动巡线模式下可采集并处理地面黑带的信息,从而改变底盘的运动的方向以实现自动巡线功能,多功能且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侧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减震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至5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全向运动及自主巡线的机器人底盘,包括底盘主板1、减震结构、防撞机构8、电源模块、自动巡线模块、加强筋、动力系统和电机驱动电路板16;
所述底盘主板1由亚克力板制成,其上面及侧面都有用螺栓固定加装的加强筋以增强机构的刚度;该加强筋包括板面加强筋2和侧面加强筋3;其中,板面加强筋2通过螺栓螺母安装在底盘主板1上面,侧面加强筋3安装在底盘主板1侧面朝下。加强筋大大加强了整体机构的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足爬壁爬杆两用攀爬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自行车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