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差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6453.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辉;刘君泽;袁罕;李蛟龙;王正洋;覃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F16H48/10 | 分类号: | F16H48/10;F16H4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70 | 代理人: | 刘杰 |
地址: | 43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差速器 | ||
1.一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1);
第二壳体(5),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连接,第二端设置有端盖(7);
轴承(11),与所述第二壳体(5)连接;
若干行星齿轮组(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
第一传动装置(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与所述若干行星齿轮组(3)一端啮合;
第二传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与所述若干行星齿轮组(3)另一端啮合;
电磁装置(12),设置在所述轴承(11)外圈;
锁止装置(9),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所述电磁装置(12)吸附所述锁止装置(9)的第一端,使所述锁止装置(9)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上的端面齿啮合;
复位装置(4),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装置(9)的第二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行星齿轮组包括:
若干第一行星齿轮(3-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所述若干第一行星齿轮(3-1)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2)啮合;
若干第二行星齿轮(3-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所述若干第一行星齿轮(3-1)与所述若干第二行星齿轮(3-2)啮合,所述若干第二行星齿轮(3-2)与所述第二传动装置(6)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第一行星齿轮(3-1)与所述若干第二行星齿轮(3-2)的数目为偶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第一行星齿轮(3-1)与所述若干第二行星齿轮(3-2)为斜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
半轴齿轮(2-1),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内,所述半轴齿轮(2-1)与所述若干行星齿轮组(3)一端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轴齿轮(2-1)为斜齿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装置包括:
电磁铁(12-1),设置在所述轴承(11)外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装置包括:
主动端面齿(9-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
拨块(9-3),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所述拨块(9-3)的第一端面与所述主动端面齿(9-1)接触;
衔铁(9-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所述衔铁(9-2)与所述拨块(9-3)的第二端面接触,所述电磁装置(12)吸附所述衔铁(9-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
十字轴(4-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5)内;
固定导杆(4-2),一端与所述十字轴(4-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装置(9)的第二端连接;
弹簧(4-3),套接在所述固定导杆(4-2)上,所述弹簧(4-3)一端与所述十字轴(4-1)接触,另一端与所述锁止装置(9)接触,所述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装置(10),设置在所述轴承(11)的内圈与所述第二壳体(5)的轴肩之间;
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挡板(10-1);
所述限位挡板(10-1)设置在所述轴承(11)的内圈与所述第二壳体(5)的轴肩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未经湖北航天技术研究院特种车辆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645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阻尼气弹簧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发动机复式凸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