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双机同轴自同步的振动研磨机及参数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8036.1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3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良;马辉;侯博文;陈晓哲;孙伟;赵春雨;闻邦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31/06 | 分类号: | B24B31/06;B24B31/12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双机 同轴 同步 振动 研磨机 参数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振动研磨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双机同轴自同步的振动研磨机,包括上激振器、振动槽、内衬、弹簧、下激振器、底座和出料口。分别由电机驱动偏心转子构成的上下激振器同轴布置,上激振器置于振动槽上方,下激振器置于振动槽下方,均与振动槽紧固相连。本发明采用双机驱动解决了振动研磨机的大型化;本发明依据双机同轴心驱动自同步原理,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力学模型、推导同步性条件和稳定性条件,能够根据系统中待研磨物料量的大小来自动实现系统稳定点自适应功能,从而达到免停机卸料,增强了系统的自动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振动研磨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双机同轴自同步的振动研磨机。
背景技术
振动研磨机又称振动光饰机,应用于中小尺寸工件的抛光、去锈、去毛刺或部分原材料的表面处理,拥有单次处理量大、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加工不破坏原有尺寸形状等优点。单次振动研磨的时间较长,振动研磨机的容量越大,效率越高,经济性越好。本发明属于振动研磨机中的大型振动研磨机。普通的大型振动研磨机与小型振动研磨机原理相同,采用的是单机驱动,而单机驱动会产生许多问题:
1.单个激振器驱动,对激振器的功率要求大,造成激振器本身的体积也大,对激振器的技术要求高,成本大幅提高。
2.单机驱动的研磨机虽然增加了单次处理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单个大振激振器的应用也降低了电能的利用率。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3.卸料过程中,随着物料的减少,激振器对研磨机产生的振幅增大,对于大型振动研磨机来说,为了安全起见,必须停机卸料,致使振动研磨机不能连续工作,降低了自动化程度。
随着振动理论的不断完善,有必要应用先进的振动原理设计一款大型振动研磨机,使其既提升生产率又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并且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针对普通大型振动研磨机存在的使用大功率激振器、能源利用率低、卸料需停机等问题,本发明采用两个同轴布置的激振器在不同回转半径下自同步运动的理论,设计大型振动研磨机,使大型振动电机由两个小的激振器驱动,既提高生产效率又提高能源利用率,还保证了振动研磨机不停机卸料,提高了振动光饰机自动化程度。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双机同轴自同步的振动研磨机,包括上激振器、振动槽、内衬、弹簧、下激振器、底座和出料口。底座置于地面或地基上,用于支撑振动研磨机的重量并为弹簧提供固定位置。振动槽底部与底座之间通过弹簧连接,弹簧用于提供振动系统所需要的弹力,并隔离振动槽对底座造成的振动,降低对地基和周围其他设备的干扰。振动槽是振动研磨机的主要工作场所,用来容纳磨料和所需研磨的工件或材料,并传递激振器的振动对工件或材料进行加工。出料口设置于振动槽下部,用于磨料、工件或材料的卸出。内衬附着于振动槽内壁,其作用为隔离磨料与振动槽,避免磨料与振动槽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划伤,提高振动研磨机的使用寿命,也可以减小磨料对振动槽的冲击,降低噪音。上激振器和下激振器分别由电机驱动偏心转子构成,上、下激振器为振动研磨机的动力源,对称同轴布置于振动槽质心位置的上、下两侧,并与振动槽紧固相连;上、下激振器中的偏心转子转速相同,同步振动驱动研磨机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0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承外圈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研磨-化学机械抛光氮化镓晶圆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