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探针及其合成方法和在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8776.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56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方志远;蒋白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74 | 分类号: | G01N33/57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郝文婷 |
地址: | 5107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探针 及其 合成 方法 循环 肿瘤 细胞 检测 中的 应用 | ||
1.一种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包括荧光基团、组织蛋白酶B的底物和叶酸分子,荧光基团与组织蛋白酶B的底物通过自降解键连接,再与叶酸分子连接;荧光基团在游离状态能被激发光激发,与其它分子共价连接后淬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组织蛋白酶B的底物为苯丙氨酸-赖氨酸;所述自降解键由至少两个骨架单元首尾连接形成,骨架单元由氨基苯甲醇、氨基苯二甲醇和氨基苯三甲醇连接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基团为若干个。
4.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荧光探针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苄氧羰基保护的苯丙氨酸酯与二碳酸二叔丁酯保护的赖氨酸反应,得到赖氨酰苯丙氨酸酯;
(2)将赖氨酰苯丙氨酸酯与氯甲酸异丁酯反应,得到酸酐中间体;
(3)酸酐中间体与荧光基团-赖氨酰苯丙氨酸酯反应,得到连接有荧光基团的中间体;
(4)使用三氟乙酸脱去连接有荧光基团的中间体上的Boc保护基,然后与叶酸在酰胺化试剂体系下发生缩合反应,使叶酸与连接有荧光基团的中间体偶联,再经肼解脱去赖氨酸上的保护基PG1,得到荧光探针。
5.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荧光探针完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中,所述荧光探针与肿瘤样本直接混合孵育检测,或将所述荧光探针制备成脂质体或包裹于纳米材料中,再与肿瘤样本混合孵育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样本包括血液样本、组织样本或手术中体内待测组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其特征还在于,当所述肿瘤样本为血液样本或组织样本时,用缓冲液溶解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荧光探针,将所述荧光探针与血液样本或组织样本在37℃下孵育5min~1h,然后检测荧光强度;
当所述肿瘤样本为手术中体内待测组织时,将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荧光探针直接涂布在体内待测组织上,在特定LED灯照射的引导下进行手术切除肿瘤组织。
9.一种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条权利要求所述的荧光探针和反应缓冲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荧光探针制备成脂质体或包裹于纳米材料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未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77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