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可折叠悬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6310.X | 申请日: | 2017-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96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炳钊;庞博;陈虹;田萌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B62D7/2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程程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分布式 驱动 电动汽车 可折叠 悬架 机构 | ||
1.一种应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可折叠悬架机构,安装在车身(8)与对应车轮的转向节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折叠悬架机构与转向机构相配合实现对车轮的纵向或横向设置;
所述可折叠悬架机构由下控制臂(6)、液压缸(7)、第一连杆(9)、限位盘(10)和第二连杆(11)组成;
所述下控制臂(6)的一端与车身(8)球铰连接,另一端与车轮的转向节(3)球铰连接;
所述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铰接于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之间,三者之间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与车身(8)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的另一端与下控制臂(6)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液压缸(7)的缸体端与车身(8)球铰连接;
所述限位盘(10)安装在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铰接处,以限制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之间的相对转角范围;
所述限位盘(10)的端面上开有两个弧形滑道,在限位盘(10)内设有两个短杆,所述短杆的一端均铰接于限位盘(10)的中心孔,两个短杆的另一端通过螺栓或销分别与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相连,所述螺栓或销分别在对应的弧形滑道内运动,通过对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之间相对转角的限定,实现对车轮的纵向或横向位置的限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可折叠悬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盘(10)的端面上开有两个弧形的第一短杆滑道(9L)和第二短杆滑道(11L),在限位盘(10)的侧面沿径向开有两个扇形槽,两个扇形槽与第一短杆滑道(9L)和第二短杆滑道(11L)位置相对应;在所述限位盘(10)一侧的扇形槽内沿径向安装有第一短杆(9A),第一短杆(9A)的一端铰接于限位盘的中心孔(10P)处,第一连杆(9)与第一短杆(9A)通过螺栓或定位销相连接于第一短杆孔(9P),且所述螺栓或定位销设置在第一短杆滑道(9L)内,第一短杆(9A)随着第一连杆(9)沿第一短杆滑道(9L)转动;在限位盘(10)另一侧的扇形槽内沿径向安装有第二短杆(11A),第二短杆(11A)的一端铰接于限位盘的中心孔(10P)处,且第二连杆(11)与第二短杆(11A)通过螺栓或定位销相连接于第二短杆孔(11P),第二短杆(11A)随着第二连杆(11)沿第二短杆滑道(11L)转动;
所述限位盘(10)通过在中心孔(10P)内安装螺栓,固定于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的连接处。
3.一种应用于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可折叠悬架机构,安装在车身(8)与对应车轮的转向节之间,其特征在于:
由下控制臂(6)、液压缸(7)、第一连杆(9)、限位板(11B)和第二连杆(11)组成;
所述下控制臂(6)的一端与车身(8)球铰连接,另一端与车轮的转向节(3)球铰连接;
所述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铰接于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之间,三者之间形成转动副;所述第一连杆(9)的另一端与车身(8)球铰连接,所述第二连杆(11)的另一端与下控制臂(6)的另一端铰接,所述液压缸(7)的缸体端与车身(8)球铰连接;
所述限位板(11B)安装在与第一连杆(9)相连接一端的第二连杆(11)上,通过与第一连杆(9)发生干涉来限制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之间的相对转角范围,通过对第一连杆(9)和第二连杆(11)之间相对转角的限定,实现对车轮的纵向或横向位置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63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