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缓解酒精吸收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0689.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7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蔡敬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敬侠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缓解 酒精 吸收 饮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具有缓解酒精吸收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经常会进行饮酒甚至醉酒。酒中乙醇是导致人体发生醉酒的原因,人在饮酒后乙醇主要在消化道吸收,在肝脏代谢,乙醇在人体内径乙醇脱氢酶转化为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转换为乙酸,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乙醇对人体的多个系统都具有一定毒性,而乙醛伤害更大,大量的乙醛刺激人体释放各种血管活性物质,引起患者面红耳赤及心率加速等症状,另外乙醛还有会麻痹申请矽统,导致心跳加快、恶心、头昏;目前大部分醉酒者都是通过饮用一定量的水或米醋,水对醉酒后的人无法起到解酒和降低乙醇(酒精)吸收的作用,只能通过人体自身的代谢酒精经胃部吸收后通过血液进入肝脏后完全将酒精转化后才能清醒,这样就会对人体的肝脏损害较大,而且整个代谢时间较长,另外米醋虽然可起到一定的解酒作用,但是其口感较差,而且需要大量饮用才能具有一定的解酒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缓解酒精吸收的饮品及其制备方法,具有较好的饮用口感,同时饮用后可降低肠胃对酒精的吸收速度,达到提高人脑清醒度的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缓解酒精吸收的饮品,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金银花3~8份、甘草2~8份、枳椇子4~11份、葛根5~11份、葛花7~14份、鱼腥草2~7份、紫苏3~6份、蜂蜜4~9份、毛橘红4~9份,鲜牛奶7~11份,发酵剂1~2份和猴菇菌2~4份。
进一步,所述发酵剂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按1:1比例混合制成。
进一步,所述具体的重量份数为金银花5份、甘草5份、枳椇子8份、葛根8份、葛花11份、鱼腥草4份、紫苏5份、蜂蜜7份、毛橘红6份,鲜牛奶9份,发酵剂2份和猴菇菌3份。
一种具有缓解酒精吸收的饮品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按比例取出金银花、甘草、枳椇子、葛根、葛花、鱼腥草、紫苏、猴菇菌和毛橘红进行清洗,在不高于4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超微粉碎处理50min,得到上述各组分的超微粉后进行混合;
(2)将混合粉末加入鲜牛奶内,充分混合搅拌15min,将混合后的混合料液预热至60~65℃进行均质,均质的压力控制在22MPa;采用巴氏灭菌法对混合料液进行灭菌,控制灭菌温度在85℃加热15s,然后将其放置于25℃水浴中使其迅速降到40℃;
(3)按比例在步骤(2)得到的混合料液中加入发酵剂在41℃下发酵6h,冷却后包装即得成品。
进一步,所述步骤(1)采用的超微粉碎工艺为干法研磨或气流式粉碎,最终得到的粉体中90%的颗粒粒径达到300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金银花、甘草、枳椇子、葛根、葛花、鱼腥草、紫苏、猴菇菌、发酵剂、鲜牛奶和毛橘红相结合的方式,采用金银花、甘草、枳椇子、葛根、葛花、鱼腥草、紫苏、猴菇菌、发酵剂、鲜牛奶和毛橘红相互形成药理作用,在人体大量饮酒后饮用本发明,上述各组分协同作用,可抑制胃肠对酒精的吸收速度,并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层,然后通过促进排尿可将酒精尽快排泄出体外,从而达到降低人体受酒精的影响,提高人的清醒度,最终达到解酒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具有缓解酒精吸收的饮品,按照重量份数由以下原料制成:金银花3~8份、甘草2~8份、枳椇子4~11份、葛根5~11份、葛花7~14份、鱼腥草2~7份、紫苏3~6份、蜂蜜4~9份、毛橘红4~9份,鲜牛奶7~11份,发酵剂1~2份和猴菇菌2~4份。
进一步,所述发酵剂由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按1:1比例混合制成。
最佳配方的具体重量份数为金银花5份、甘草5份、枳椇子8份、葛根8份、葛花11份、鱼腥草4份、紫苏5份、蜂蜜7份、毛橘红6份,鲜牛奶9份,发酵剂2份和猴菇菌3份。
一种具有缓解酒精吸收的饮品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按比例取出金银花、甘草、枳椇子、葛根、葛花、鱼腥草、紫苏、猴菇菌和毛橘红进行清洗,在不高于4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超微粉碎处理50min,得到上述各组分的超微粉后进行混合;
(2)将混合粉末加入鲜牛奶内,充分混合搅拌15min,将混合后的混合料液预热至60~65℃进行均质,均质的压力控制在22MPa;采用巴氏灭菌法对混合料液进行灭菌,控制灭菌温度在85℃加热15s,然后将其放置于25℃水浴中使其迅速降到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敬侠,未经蔡敬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06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