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无同步器变速器的换挡力自学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52171.1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军;李一鸣;王继昆;王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F16H6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同步器 变速器 换挡 自学习 方法 | ||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同步器变速器的换挡力自学习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车辆运行的状态数据;S2、获得换挡力限值、换挡时间阈值和换挡力;S3、根据换挡力限值对换挡力进行限值,并进行换挡作业;S4、换挡结束后,判断换挡时间是否超出换挡时间阈值,当换挡时间超过换挡时间阈值,则根据换挡力补偿值补偿换挡力,否则将换挡力补偿值设置为0。本发明的用于无同步器变速器的换挡力自学习方法具有设计合理、应用方便的优点,通过计算变速器换挡过程中换挡力的大小,对换挡力进行有效的补偿处理,保证换挡过程运行的更加平稳,同时结合换挡时间的限制,进一步的提升换挡品质和换挡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变速器换挡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同步器变速器的换挡力自学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汽车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变速器作为汽车整车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工作性能也成为了人们所关心的部件之一。目前汽车中使用的变速器中,由于无同步器自动变速器具有更优秀的燃油经济性和更低的生产成本,而且可靠性高、维护成本低,所以在商用车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无同步器自动变速器同样存在着其不足点,例如:变速器在进行换挡过程中会出现动力中断、换挡冲击大、顶齿现象等不足,使得无同步器自动变速器的工作会影响到车辆的运行平稳性,并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度。
并且,目前针对无同步器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方法较为简单,其无法根据变速器实时工作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其工作过程较为机械化,不够灵活。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更加有效的调整无同步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同时保证汽车行驶更加平稳的控制方法就成为了亟待解决的事情。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同步器变速器的换挡力自学习方法,其具有设计合理、应用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的用于无同步器变速器的换挡力自学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车辆运行的状态数据,其中,所述状态数据包括油温、变速器挡位、同步转速差、拨叉位置和发动机扭矩;
S2、获得换挡力限值、换挡时间阈值和换挡力;
S3、根据换挡力限值对换挡力进行限值,并进行换挡作业;
S4、换挡结束后,判断换挡时间是否超出换挡时间阈值,当换挡时间超过换挡时间阈值,则根据换挡力补偿值补偿换挡力,否则将换挡力补偿值设置为0。
可选的,所述S2中,根据状态数据通过查表法来得到具体的换挡力,并且根据车辆的标定获得换挡时间阈值。
可选的,S2中所述换挡力限值F通过以下方法计算:
其中,Δω0为车辆变速器中齿轮和齿套在啮合前的转速差,u为齿轮和齿套间切面的相对摩擦系数,r为齿轮和齿套间接触面中间位置与轴心的距离,mg为齿套质量,v为齿轮和齿套在接触前齿套的轴向速度,α为齿套切面和轴向的夹角,Js为齿套的转动惯量,Jg为齿轮的转动惯量,n为齿轮齿数,Φ为齿侧间隙。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S3中对所述换挡力限值具体为:
当所述换挡力超过所述换挡力限值时,以所述换挡力限值作为所述换挡力;
当所述换挡力未超过所述换挡力限值时,不需对所述换挡力处理。
可选的,所述S4具体为:
S41、计算换挡过程超出的时间;
S42、根据换挡过程超出的时间得到换挡力补偿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1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