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相变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811.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沈英东;向勇;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9;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89;H01M50/249;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相变 散热 结构 | ||
1.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相变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表面嵌入锂离子电池包且上表面嵌入吸液芯的电池隔板(4),和设置在电池隔板(4)上的散热部件组成;
所述散热部件包括设置在电池隔板(4)上侧的上盖(2),设置在电池隔板(4)左侧并与上盖(2)相连接的左侧冷凝气腔(1),以及设置在电池隔板(4)右侧并与上盖(2)相连接的右侧冷凝气腔(3);
所述电池隔板(4)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锂离子电池包的电池包安装槽(8),该电池隔板(4)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吸液芯的吸液芯安装槽(6);所述上盖(2)与左侧冷凝气腔(1)以及右侧冷凝气腔(3)之间形成有与吸液芯安装槽(6)相连通的散热空腔;
所述电池包安装槽(8)的宽度大于吸液芯安装槽(6)的宽度,且电池包安装槽(8)位于两个吸液芯安装槽(6)之间;
所述左侧冷凝气腔(1)和右侧冷凝气腔(3)上均设有与吸液芯安装槽(6)相连通的冷凝腔(10),所述电池隔板(4)上设有分隔电池包安装槽(8)与冷凝腔(10)的电池包安装槽挡板(7);
所述上盖(2)包括设置在左侧冷凝气腔(1)与右侧冷凝气腔(3)之间并位于电池隔板(4)上方的上盖底板(21),分别设置在上盖底板(21)前后两侧并均与电池隔板(4)相连接的两个上盖侧板(22);在两个上盖侧板(22)与上盖底板(21)之间形成有分别与左侧冷凝气腔(1)和右侧冷凝气腔(3)以及吸液芯安装槽(6)相连通的散热腔(9);
在所述两个上盖侧板(22)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均与上盖底板(21)相连接的上盖隔板(23),所述上盖隔板(23)的长度小于两个上盖侧板(22)之间的距离;
所述电池隔板(4)上还设有电池封装板(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8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子母弹抛撒气囊
- 下一篇:一种机械用抗老化橡胶履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