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相变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2811.9 | 申请日: | 2017-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6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沈英东;向勇;伍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69;H01M50/204;H01M50/244;H01M50/289;H01M50/249;B60L58/2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1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锂离子电池 相变 散热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相变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下表面嵌入锂离子电池包且上表面嵌入吸液芯的电池隔板(4),和设置在电池隔板(4)上的散热部件组成。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在锂离子电池供电时快速有效地散热,从而能确保在使用锂离子电池为电动汽车供电时更加安全可靠,因此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相变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动力电池技术,动力电池的热管理技术是动力电池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前电动车要求动力电池要有较大的比能量、比功率、较高的使用的安全性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传统的铅酸蓄电池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电动汽车性能提出的新的要求,而锂离子动力电池拥有高比能量、使用寿命长,材料更加环保的特点,解决了电动汽车运行里程短、动力性差、电池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电动汽车持续在大负载条件下运行时,动力电池将持续处于大倍率放电状态。此时,电池包内迅速产生大量热量,若没有完善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将热量快速有效地散出,就有可能导致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氧化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电动汽车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时不能快速有效地散热,从而将导致电池热失控、电解液氧化燃烧,甚至发生爆炸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快速有效地散热的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相变散热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相变散热结构,主要由下表面嵌入锂离子电池包且上表面嵌入吸液芯的电池隔板,和设置在电池隔板上的散热部件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部件包括设置在电池隔板上侧的上盖,设置在电池隔板左侧并与上盖相连接的左侧冷凝气腔,以及设置在电池隔板右侧并与上盖相连接的右侧冷凝气腔。
再进一步的,所述电池隔板的下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锂离子电池包的电池包安装槽,该电池隔板的上表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吸液芯的吸液芯安装槽;所述上盖与左侧冷凝气腔以及右侧冷凝气腔之间形成有与吸液芯安装槽相连通的散热空腔。
更进一步的,所述电池包安装槽的宽度大于吸液芯安装槽的宽度,且电池包安装槽位于两个吸液芯安装槽之间。
所述左侧冷凝气腔和右侧冷凝气腔上均设有与吸液芯安装槽相连通的冷凝腔,所述电池隔板上设有分隔电池包安装槽与冷凝腔的电池包安装槽挡板。
为了便于散热,所述上盖包括设置在左侧冷凝气腔与右侧冷凝气腔之间并位于电池隔板上方的上盖底板,分别设置在上盖底板前后两侧并均与电池隔板相连接的两个上盖侧板;在两个上盖侧板与上盖底板之间形成有分别与左侧冷凝气腔和右侧冷凝气腔以及吸液芯安装槽相连通的散热腔。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在所述两个上盖侧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均与上盖底板相连接的上盖隔板,所述上盖隔板的长度小于两个上盖侧板之间的距离。
为了确保效果,所述电池隔板上还设有电池封装板。
本发明较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成本低廉,还能在锂离子电池供电时快速有效地散热,从而能确保在使用锂离子电池为电动汽车供电时更加安全可靠。
(2)本发明的电池隔板能将锂离子电池包与散热介质分隔开,因此能够确保本发明的使用安全。
(3)本发明的上盖与左侧冷凝气腔以及右侧冷凝气腔之间形成有与吸液芯安装槽相连通的散热空腔,可方便工质吸热汽化后在散热空腔中流通的过程中进行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大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2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子母弹抛撒气囊
- 下一篇:一种机械用抗老化橡胶履带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