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及其质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55569.0 | 申请日: | 2017-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韩敏;刘玉艳;周屹峰;张洪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20 | 分类号: | A61K9/20;A61K31/404;A61K47/26;A61K47/38;A61P9/10;A61P7/02;A61P3/10;A61P3/06;G01N21/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吲哚 药物 组合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及其质控方法。具体的,本发明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包括:吲哚布芬200重量份、糖类稀释剂30~50重量份、纤维素类稀释剂15~40重量份、崩解剂5~15重量份、粘合剂3~8重量份、助流剂1~5重量份、润滑剂1~5重量份。所述糖类稀释剂选自:甘露醇、蔗糖、乳糖、果糖、葡萄糖、山梨醇、其水合物、及其组合。本发明还涉及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质量控制方法和制药用途。本发明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可用于动脉硬化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血脂代谢障碍、静脉血栓形成和糖尿病以及可用于体外循环手术时预防血栓形成,该药物组合物呈现如说明书所述优异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用于动脉硬化性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和周围动脉病变、血脂代谢障碍、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以及可用于体外循环手术时预防血栓形成的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优良药学性能的吲哚布芬片剂药物组合物,本发明还涉及这种具有优良药学性能的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的质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的吲哚布芬药物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吲哚布芬,Indobufen,中文化学名为:(±)2-[4-(1-氧代-2-异吲哚啉基)苯基]丁酸,或者称为(±)2-[4-(1-氧代-2-异二氢吲哚基)苯基]丁酸,英文化学名为:(±)2-[4-(1-oxo-2-isoindolinyl)phenyl]butyric acid,CAS登记号:63610-08-2,分子式:C18H17NO3,分子量:295.33;吲哚布芬的化学结构式如下: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1-(X-069)-2006Z收载了吲哚布芬的质量标准,国家药品标准WS1-(X-072)-2006Z收载了吲哚布芬片的质量标准。吲哚布芬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吲哚布芬在丙酮中略溶,在甲醇、乙醇中微溶,在水中不溶;吲哚布芬的熔点约为182℃。
吲哚布芬的制备方法学文献最早公开于R.W.J.Carney,G.de Stevens,DE2034240(1971授予给Ciba),C.A.74,12547p(1971);P.N.Giraldi et al.,DE 2154525;P.N.Giraldi et al.,US 4118504(1972,1978均授予给Carlo Erba);G.Nannini et al.,Arzneim.-Forsch.23,1090(1973)。吲哚布芬的药理学文献最早公开于M.Bergameaschi etal.,Pharmacol.Res.Commun.16,979(1984);HPLC法检测血浆公开于E.Wahlin-Boll etal.,Eur.J.Clin.Pharmacol.20,375(1981)。与血管疾病有关的临床药动学和药效学综述于L.R.Wiseman et al.,Drugs 44,445-464(1992);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有关的综述公开于N.Bhana,K.J.McClellan,Drugs Aging 18,369-388(2001)。
吲哚布芬最早以商品名Ibustrin上市销售,目前国内有该品种的普通片剂销售,规格为200mg/片。
与吲哚布芬有关的学术研究或者工业化生产研究已有诸多文献报道。
例如,高学民(高学民,等,抗凝药吲哚布芬的合成,中国医药工业杂志,1989年11期)公开了吲哚布芬的合成方法,其中为克服文献中关于由2-(4-氨基苯基)丁酸乙酯与苯甲醛,或2-溴甲基苄腈或2-(4-氨基苯基)丁酸(2)与邻苯二甲醛缩合制备吲哚布芬时使用剧毒的光气或氰化亚铜、或耗用大量的溴、均不适宜工业生产的问题,采用邻苯二甲酸酐与2缩合,再经锌-乙酸还原即得产品,总收率可达58%。据信此法有反应步骤少、原料易得、操作简便的优点;所得产品的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与邻苯二甲醛与2缩合所得样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55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