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诱导菌剂及应用其缓解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64024.6 | 申请日: | 2017-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2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荣;陈连民;沈宜钊;丁洛阳;赵芳芳;徐进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C12N1/20;A23K10/18;A23K50/10;C12R1/01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诱导 应用 缓解 反刍动物 瘤胃 酸中毒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菌剂及应用其缓解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的方法。从菌株的种子培养到诱导全程保持厌氧,步骤简单,操作方便,诱导过程中不需要进行特殊气体的补充,以乳酸为唯一碳源,节约了生产成本并能够获得较高适应性及乳酸分解能力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应用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背景技术
现代集约化反刍动物养殖过程中,为了追求高生产性能,通常过量使用谷物饲料作为反刍动物的饲粮。富含大量谷物的饲粮饲喂反刍动物一定程度上显著地提高了其生产性能,但由于反刍动物瘤胃生理的特殊性,过量的谷物饲粮容易导致瘤胃微生物发酵失衡,具体表现为:乳酸等有机酸的大量产生与瘤胃微生物及瘤胃上皮的吸收失衡,有机酸在瘤胃中累积,引起瘤胃pH值降低,诱导酸中毒的发生。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能够诱发蹄叶炎、瘤胃上皮脱落、拉稀等临床症状,如不能够及时的发现并有针对性地治疗,将会直接影响反刍动物的生产、繁殖及使用周期,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现有缓解瘤胃酸中毒的方法主要分为缓冲法盐和微生物菌剂法。缓冲盐法主要指的是通过饲喂小苏打等弱碱性类缓冲盐,从而达到提高瘤胃pH的目的,短期内具有明显的效果,但是并不能从本质上缓解酸中毒,因为并没有起到减少有机酸的量或改变瘤胃有机酸组成模式的作用;微生物菌剂法主要指饲喂埃氏巨型球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对M. elsdenii LC1菌株进行低营养富集诱导,提高其适应性及乳酸分解能力,达到利用其缓解高淀粉饲粮诱导瘤胃酸中毒的目的,具体为一种高适应性M. elsde
本发明涉及的涉及菌株为ATCC标准菌株,菌株号为:ATCC25940,获取网址为:https://www.atcc.org/products/all/25940.aspx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种子培养过程为:取出冻存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4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