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室内自主定位及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466556.3 申请日: 2017-06-20
公开(公告)号: CN107339985A 公开(公告)日: 2017-11-10
发明(设计)人: 葛晓飞;邱旭阳;李梅;郑丽莹;宋高顺;董进龙;杜潇;李贺;张啸宇;韩晓英;王珩;刘宇航;李正新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C21/16 分类号: G01C21/16;G01C21/20;G01C21/30
代理公司: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86 代理人: 庞许倩,马东伟
地址: 100854 北京市海淀区永***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室内 自主 定位 状态 监测 系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自主定位及状态监测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员本身安全的需要,人们对自身的定位及安全需求越来越强烈,伴随着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突发灾害事故等发生几率逐年增高,事故发生后对人员定位和状态信息获取都是新的巨大的考验。特别是在灾难救援活动中,冲锋在第一线的消防员经常处于危险境地,消防员的定位和状态监测需求就显得更加迫切。

目前在实际的救援过程中指挥员通过通话确定消防员的方位和状态,但是由于救援现场环境复杂,而且相对陌生,通过语音的方式很难将人员准确位置和状态信息清晰的表达出来,有时甚至会发生语音中段或人员发生危险。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了解自己和队员的位置等信息,在出现危急情况的时候不能及时有效地相互支援,很容易导致失联。同时,指挥员和现场人员不能掌握救援人员的实时位置及状况,无法立即对救援人员面对的情况做出正确判断和合理的指挥,严重影响了指挥效率。

目前的室内定位技术中北京科技大学正在开发的基于2.4G的伪基站定位系统,存在2.4G信号的绕射性能较差,在墙壁遮挡比较严重的室内中部位置,信号难以覆盖,需要在室内布置增强基站,提高信号覆盖能力;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有一定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红外线仅能视距传播,当室内布局较复杂时,移动设备若刚好到达非视距的角落,就不能有效定位,而且红外线传输距离较短,容易被灯光干扰,在精确定位上存在局限性;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基于微惯导的人员自主定位系统”需将足部传感器绑在鞋子上,处理节点捆在手臂上,这种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会带来很多不方便,例如通信问题或连线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室内自主定位及状态监测系统,解决室内人员自主定位和状态监测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防员室内自主定位及状态监测系统,包括:人员体征感知装置1、人员携带装置2、中继装置3和指挥装置4;

所述人员体征感知装置1随消防员携带且编码唯一,采集消防员的心率和血氧含量信息;

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通过携带装置采集消防员的状态数据;

所述指挥装置4对接收到的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传送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以对消防人员进行室内定位及状态监测;

所述中继装置3在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无法与所述指挥装置4建立通讯时,提供中继通讯;

所述人员体征感知装置1与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通过蓝牙系统建立双向连接;

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与所述指挥装置4通过4G或无线数传通讯进行双向连接建立通讯链路,所述指挥装置4接收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传输的数据;

所述中继装置3可与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和所述指挥装置4两两双向连接建立通讯链路,通过中继的方式使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和指挥装置4建立通讯联系;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体征感知装置1包括:心率传感器11、血氧含量传感器12、体征感知端蓝牙电路13和体征感知端电源14;

所述心率传感器11采集携带所述人员体征感知装置1的消防员的心率信息;

所述血氧含量传感器12采集所述消防员的血氧含量信息;

所述心率传感器11和所述血氧含量传感器12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体征感知端蓝牙电路13的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

所述体征感知端蓝牙电路13通过蓝牙信号与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通讯,传送采集到的所述消防员的心率和血氧含量信息;

所述体征感知端电源14与所述体征感知端蓝牙电路13的供电接口通过导线连接,为所述人员体征感知装置1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人员携带装置2包括:三轴陀螺201、三轴加速度传感器202、气压传感器203、卫星电路204、人员携带端蓝牙电路205、ZigBee无线传感器206、人员携带端4G电路207、声光报警器208、温湿度传感器209、摄像头210、语音通讯电路211、无线数传通讯电路212、防护投影眼镜213、气体传感器214、核心处理电路215和人员携带端电源21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66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