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源性视网膜劈裂症转基因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70395.5 | 申请日: | 2017-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谷峰;涂孟俊;徐陶;陈鼎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9 | 分类号: | C12N15/89;C12N15/877;A01K67/027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源性 视网膜 劈裂 转基因 小鼠 模型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源性视网膜劈裂症转基因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是一种X 染色体遗传病,故又称为X连锁视网膜劈裂症(X-linked retinoschisis, XLRS)。该病在白人、黑人和黄种人群中均有发生,其发病率为1:5000-1:25000。XLRS主要为男性发病,女性发病较为少见,遗传性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是青少年致盲的主要遗传病之一。XLRS 临床症状多为黄斑部视网膜劈裂,斜视,眼球震颤,视力差甚至全盲,ERG呈现异常,b波幅度明显减小,OCT扫描显示明显的“窝轮状”囊腔劈裂,严重的表现为视网膜各层厚度和总厚度变薄。时至今日,遗传性视网膜劈裂症还无行之有效的治疗办法。
RS1基因的突变被认为是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致病的遗传机制,RS1 基因定位于Xp22.2,由六个外显子构成,编码224个氨基酸。目前,已经有230 多个RS1基因突变位点的报道,这些基因的突变被认为是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致病的遗传机制,而这些RS1基因突变的位点引起视网膜RS1蛋白的缺失或RS1蛋白功能的丧失,被认为是XLRS发病的关键因素,这些单基因突变的位点也成为了基因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锚定靶点。
正是基于对X 连锁视网膜劈裂症遗传机制的明确,人们利用RS1基因进行了相关疾病模型的构建。目前,全世界有3种RS1 基因敲除小鼠模型(RS1-KO)在最近十年中相继用于XLRS的研究。第一种是在RS1 的第3个外显子上插入LacZ/Neor形成空载小鼠模型。第二种是在RS1的第1个外显子上插入一个新霉素基因导致了RS1 蛋白不表达的小鼠模型。第三种是用亚硝基脲(N-ethyl-N-nitrosurea,ENU)处理得到随机突变的小鼠模型,主要得到的是在第2个外显子上的点突变和26个碱基缺失的小鼠模型。迄今为止,这些RS1-KO小鼠均是内源性小鼠疾病模型,其突变位点与病人基因的突变并不一样,所以这对后期临床的评价可能会有所偏差。研究也证实这些RS1敲除小鼠部分表现为XLRS患者的特征,包括b波幅度显著降低、视网膜出现劈裂、光感受器退化以及神经节细胞层和内核层变薄,但视网膜神经细胞层和内核层变薄,内网层出现劈裂等表征与人的视网膜劈裂临床症状存在着差异。有关人源性小鼠模型国际国内都未见报道,人源性突变的RS1基因转入小鼠形成的XLRS疾病模型是否具有与临床病患相类似或相同的表征也未见报道。开展人源性RS1h-KI疾病模型的研究,这能够更好更准确的模拟人类疾病发病过程,为研究XLRS提供更为精准和丰富的实验动物对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人源性视网膜劈裂症转基因小鼠模型及其构建方法。
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人源性视网膜劈裂症转基因小鼠模型的构建方法,以人源性RS1基因为基础,筛选人类致病基因通过基因编辑手段敲入到小鼠中,得到具有和病人临床表征一样的RS1h-KI 小鼠疾病模型。
进一步的,运用TALENs的技术,根据XLRS病患筛选得到RS1基因的突变位点,设计与XLRS病患相同的Oligo序列,构建好的载体,转入细胞中,筛选得到具有RS1基因突变的稳定细胞系,体外表达,分离得到mRNA,并进行受精卵显微注射及胚胎移植到F0代的孕鼠子宫中,繁殖得到稳定表型的F1代RS1h-KI 疾病模型小鼠。
进一步的,Oligo序列为:TGGGTGTTTGAGTGTGTGCTGTTTTTCCTCCCCAGAATGCCCATATCACAAGCCCCTGGGTTTCGAGTCAGGGGAGGTCACGCCAGATCA。
进一步的,突变型RS1基因翻译的蛋白质序列:MPHKIEGFFLLLLFGYEATLGLSSTEDEGEDPWYQKACKCDCQVGANALWSAGATSLDCIPEC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未经温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03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