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77344.5 | 申请日: | 2017-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02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赵玉民;万千;周馨;王莹;闫志刚;余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8/20;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蓝智辉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5 | 代理人: | 陈红;杜秀科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事 卫星 关口 安全 通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通信数据抓取单元,用于对关口站服务区域内的所有用户周期性地采集通信数据,将通信数据中所携带的所述用户所对应的终端号码逐个送到管控类型判断单元进行处理;
管控规则设置单元,用于根据通信管控操作员输入的指令设置相应的管控规则;
管控规则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多个管控规则,其中,所述管控规则包括静态管控规则和动态管控规则,所述静态管控规则包括非法用户管控规则和高优先级用户管控规则,所述动态管控规则包括区域管控规则、漫游用户管控规则和号段管控规则;
管控类型判断单元,接收通信数据抓取单元发送来的所述用户所对应的终端号码,根据通信数据中所携带的用户所对应的终端号码和管控规则存储单元中存储的多个管控规则,为每个通信数据匹配对应的管控类型,所述管控类型包括静态管控类型和动态管控类型,所述静态管控类型包括非法用户管控类型和高优先级用户管控类型,所述动态管控类型包括区域管控类型、漫游用户管控类型和号段管控类型;以及
管控执行单元,用于根据管控类型判断单元为通信数据对应的终端号码所匹配的管控类型,对通信数据执行相应类型的通信管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为每个通信数据匹配对应的管控类型时,管控类型判断单元首先匹配该通信数据是否存在对应的静态管控类型,当判断不存在匹配的静态管控类型时,再为该通信数据匹配对应的动态管控类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对通信数据执行相应类型的通信管控包括:
停止对非法用户类型的通信数据提供服务;保证对高优先级用户类型的通信数据提供服务;其中,同一个用户不能被同时设定为非法用户和高优先级用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对通信数据执行相应类型的通信管控包括:
当判断所述通信终端进入设定的管控区域时,停止对该通信终端的通信数据提供服务,在检测到所述通信终端移出所述管控区域时,恢复对该通信终端的通信服务;
当判断所述用户为漫游用户时,进一步判断对所述漫游用户适用白名单机制或黑名单机制,其中,同一漫游用户不能既适用于黑名单机制又适用于白名单机制;当判断所述漫游用户适用于白名单机制时,为该漫游用户的数据通信提供服务,当判断所述漫游用户适用于黑名单机制时,停止向该漫游用户的数据通信提供服务;
当判断所述通信终端的号码属于设定的管控号段时,停止对该通信终端的通信数据提供服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控区域是根据设定的卫星服务区域代码(SAC)而确定的区域,或者是以设定的GPS位置为中心并根据设定的管控半径而确定的圆形区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管控规则和漫游用户管控规则包括管控时延;当检测到所述通信终端移出所述管控区域并在管控时延内未再次进入时,解除对该通信终端的通信管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事卫星关口站安全通信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漫游用户管控规则还包括临时准入期的时长,其中,临时准入期是指关口站允许漫游用户在未登记的状态下使用网络服务的时长;当判断所述用户为漫游用户且还未向关口站进行登记时,提醒该漫游用户向关口站请求登记,并在临时准入期内不对该漫游用户的通信数据进行管控;在临时准入期届满时,如果该漫游用户已经向关口站进行了登记,则将该漫游用户加入白名单,适用于白名单机制,如果该漫游用户仍然没有向关口站进行登记,则将该漫游用户加入黑名单,适用于黑名单机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交通运输通信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773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