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90管线钢管气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0811.X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8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隋永莉;杨柳青;尹长华;李烨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73 | 分类号: | B23K9/173;B23K9/23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x90 管线 钢管 保护 焊丝 半自动 方法 | ||
1.一种X90管线钢管气保护药芯焊丝半自动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将待焊接的两段X90管线钢管的接头处加工为坡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角度为44~60°,钝边高度为1~2mm,管口组对间距为2~3mm;
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b、对所述坡口进行预热及保温处理,然后利用第一气体保护焊机及实芯焊丝,以半自动下向焊的方式进行根焊,并形成根焊层;
步骤c、当所述根焊层的温度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时,利用第二气体保护焊机及第一药芯焊丝,以半自动上向焊的方式,在所述根焊层的上端进行热焊,并形成热焊层;
步骤d、当所述热焊层的温度在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内时,利用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及第二药芯焊丝,以所述半自动上向焊的方式,在所述热焊层的上端进行多层多道填充焊,直至所述坡口的上部,并形成填充焊层;
步骤e、当所述填充焊层的温度在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内时,利用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及第三药芯焊丝,以所述半自动上向焊的方式,在所述填充焊层的上端进行多层多道盖面焊,并形成盖面焊层,完成两段所述X90管线钢管之间的焊接;
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预热温度为100℃~120℃,所述保温时间为3~8min;
所述X90管线钢管具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
C 0.04%~0.06%、Si 0.20%~0.30%、Mn 1.75%~1.95%、P≤0.010%、S≤0.005%、Cr≤0.30%、Mo≤0.25%、Ni≤0.25%、Cu≤0.20%、Nb+Ti+V 0.06%~0.13%、余量为Fe,
所述实芯焊丝为AWS A5.29 ER70S-G型号的实芯焊丝,直径为1.0~1.4mm;所述第一药芯焊丝、所述第二药芯焊丝、所述第三药芯焊丝均为AWS A5.29 E91T1-K2型号的药芯焊丝、或者AWS A5.29 E101T1-K7型号的药芯焊丝,直径均为1.0~1.4mm;
所述AWS A5.29 E91T1-K2型号的药芯焊丝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C 0.04%~0.06%、Si 0.25%~0.35%、Mn 1.20%~1.70%、P≤0.012%、S≤0.015%、Cr≤0.05%、Mo≤0.15%、Ni 1.00%~2.00%、Cu≤0.08%、V≤0.02%、余量为Fe;
所述预定温度范围为80℃~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第一气体保护焊机通过直流电源反接法连接,并与CO2气罐连接,设定所述第一气体保护焊机的参数为:
焊接电流基值为45~60A,峰值为360~420A,电弧电压为16~19V,送丝速度为120~140in/min,气体流量为15-20L/min,焊丝的伸出长度为15~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通过直流电源反接法连接,并与Ar+CO2混合气罐连接,设定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的参数为:
焊接电流为160~200A,电弧电压为22~24V,焊丝的伸出长度为15~20mm,气体流量为15~25L/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通过直流电源反接法连接,并与Ar+CO2混合气罐连接,设定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的参数为:
焊接电流为190~230A,电弧电压为22~25V,焊丝的伸出长度为15~20mm,气体流量为15~25L/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e中,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通过直流电源反接法连接,并与Ar+CO2混合气罐连接,设定所述第二气体保护焊机的参数为:
焊接电流为180~210A,电弧电压为22~26V,焊丝的伸出长度为15~20mm,气体流量为15~25L/min。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r与所述CO2的体积比为2~4: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08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