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电池灭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1934.5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76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真太;王晓斌;周龙川;王永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07;A62C35/10 |
代理公司: | 32252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电池 灭火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车载电池灭火装置,电池箱内固定有车载电池,灭火罐的喷管装置至电池箱中,其中:车载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灭火网结构,灭火网结构包括固定网以及若干个灭火球,灭火球分布在固定网上,固定网能罩在车载电池上使灭火球与车载电池接触,灭火球由能受热破裂的外壳以及外壳内包裹的灭火剂组成,灭火球内的灭火剂由摩尔浓度超过95%的全氟己酮溶液和指示性气体混合而成,其中,以体积份计,全氟己酮溶液占30%~70%,余量为指示性气体,电池箱内设置有能检测指示性气体的检测器,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灭火罐的开关阀连接并控制开关阀的通断,当开关阀接通时,灭火罐内的灭火材料由喷管装置喷射到电池箱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火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载电池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新能源汽车都是采用锂离子电池作为动力系统,而锂离子电池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在滥用情况下,比如车辆在充电过程中过充、过放、挤压、针刺、火烧等等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容易发生冒烟、起火甚至爆炸的安全事故。因此,车载电池都会配备灭火器。
现有的灭火装置为了达到自动灭火的功能,会在电池箱内安装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以及可燃气体传感器等结构来感应电池箱内的电池是否起火,通过控制器控制灭火装置灭火。但是,有些时候汽车会处于烟雾较大或者有可燃气体的环境中,而电池箱要保持通风良好,会有烟雾和可燃气体流经电池箱,这时控制器有可能会产生误判,在电池箱没有起火的状态下,判定为失火,进而启动灭火装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误判可能性小、灭火效果好、结构新颖的车载电池灭火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车载电池灭火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池箱外的灭火罐,电池箱内固定有车载电池,灭火罐的喷管装置至电池箱中,其中:车载电池灭火装置还包括灭火网结构,灭火网结构包括固定网以及若干个灭火球,灭火球分布在固定网上,固定网能罩在车载电池上使灭火球与车载电池接触,灭火球由能受热破裂的外壳以及外壳内包裹的灭火剂组成,灭火球内的灭火剂由摩尔浓度超过95%的全氟己酮溶液和指示性气体混合而成,其中,以体积份计,全氟己酮溶液占30%~70%,余量为指示性气体,电池箱内设置有能检测指示性气体的检测器,检测器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灭火罐的开关阀连接并控制开关阀的通断,当开关阀接通时,灭火罐内的灭火材料由喷管装置喷射到电池箱中。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灭火罐内的灭火材料由由摩尔浓度超过95%的全氟己酮溶液和氮气混合而成,其中全氟己酮溶液占30%~70%,余量为氮气。
上述的指示性气体为氦气,相应的,检测器为氦气检测器。
上述的喷管装置包括相互连通的横管和纵管,横管和纵管组成网状结构包围电池箱中的车载电池,横管和纵管上设置有喷头,喷头正对着车载电池,其中一个横管或纵管与灭火罐的开关阀连接。
上述的灭火球的外壳为塑料制作,其组分及其组分含量为:63~88%的尼龙、5~20%的弹性改性剂、2~10%的结晶改性剂和5~7%的助剂,以上均为质量百分比。
上述的控制器为单片机。
上述的灭火罐上安装有压力表,压力表用于指示灭火罐内的压力。
上述的灭火球内的气压为1.2MPa~1.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19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