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83455.7 | 申请日: | 2017-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860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正明;森和久;大沼直人;松本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66B1/28 | 分类号: | B66B1/28;B66B1/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柯瑞京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系统 | ||
1.一种电梯系统,具备:在升降通路进行升降的移动体、与所述移动体一同进行升降的平衡锤、以及一端与所述移动体连接而另一端与所述平衡锤连接的缆绳,所述电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有:
供电装置,其设置在所述升降通路;以及
受电装置,其设置在所述移动体,
所述供电装置具有能够不与所述受电装置接触而对所述受电装置供给电力的结构,
所述受电装置具有:
底座,其固定在所述移动体;
一对线圈保持部,其隔开给定间隔相对于所述底座垂直地固定;
线圈,其仅设置在所述一对线圈保持部各自的内侧;以及
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线圈与所述线圈保持部之间,
所述线圈保持部的形状为直线性,
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端部设置有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移动体的方向前端变细的形状的整流构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上表面观察时,所述底座与所述一对线圈保持部形成了U字形状,
所述整流构造由设置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上端并从所述上端朝向所述移动体的上升方向前端变细且突出的整流构件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从上表面观察时,所述底座与所述一对线圈保持部形成了U字形状,
所述整流构造由设置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上端并从所述上端朝向所述移动体的上升方向前端变细且突出的整流构件、和设置在所述线圈保持部的下端并从所述下端朝向所述移动体的下降方向前端变细且突出的整流构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构件具有与所述线圈保持部的外侧重叠的部分,并经由该部分固定在所述线圈保持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流构造由所述线圈保持部的端部构成,
所述端部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移动体的方向前端变细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具有保持有线圈的板状的构件,
在所述移动体停止时,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构件不接触地容纳在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一对线圈保持部之间,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线圈与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线圈对置,在所述供电装置的所述线圈与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线圈之间进行电力供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具有:
底座,其固定在所述升降通路;
板状的线圈保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底座垂直地固定;
一对线圈,其设置为夹着所述线圈保持部;以及
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线圈与所述底座之间,
从上表面观察时,所述底座与所述线圈保持部形成了T字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具有:
底座,其固定在所述升降通路;
板状的线圈保持部,其相对于所述底座垂直地固定;
一对线圈,其设置为夹着所述线圈保持部;以及
磁性体,其设置在所述一对线圈与所述底座之间,
从上表面观察时,所述底座与所述线圈保持部形成了I字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电装置由单匝线圈构成,所述单匝线圈具有沿着所述移动体的升降方向延伸且流动彼此反向的电流的一对线圈,所述一对线圈在所述升降通路的下部呈环状连接,
所述磁性体设置为分别包围所述单匝线圈的所述一对线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受电装置的所述磁性体具有如下结构:从上表面观察时呈E字形状,所述一对线圈分别以非接触方式容纳在由所述磁性体分开的两个空间,
所述整流构造由容纳所述磁性体的磁性体罩、和设置在所述磁性体罩的端部且具有朝向远离所述移动体的方向前端变细的形状的整流构件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8345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