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95284.X | 申请日: | 2017-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48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雄;周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生态海绵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8/00;C04B33/132;C04B33/32;E01C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唐超文;贺红星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水 铺路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及其制作方法,铺路板砖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经烧制而成:废陶粒100份、河砂5‑8份、焦宝石5‑8份、成孔剂5‑6份、粘结剂5‑8份、助熔剂2‑5份、高岭土6‑9份、釉料1‑3份、水2‑5份。制作方法包括粉碎的步骤、配料的步骤、混合的步骤、制生坯的步骤、烧成的步骤。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铺路板砖具有保水透水滤水功能,能够将雨水反复过滤,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并且能够将部分雨水收集,达到滞留雨水的效果,减轻市政排水压力,缓解热岛效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材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里的硬化地面大部分采用不透水的材质,如花岗岩、大理石、袖面砖、水泥和柏油等进行铺设,这些硬化地面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
然而由于这些硬化地面的不吸水性和不透水性,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居民的生活以及生存环境带来一系列问题,如:
(1)下雨时,雨水不能向地下渗透,从而在地面形成积水,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不便;这时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管道排走,无疑加重了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并且雨水通过排水管道集中排放到江河中,城市路面以下的土地中的地下水得不到补充,易造成土地沉降、土壤板结,并进一步加重城市的干早、缺水问题口。
(2)艳阳天时,由于这些花岗岩、大理石、袖面砖、水泥和柏油等不透水的地面,它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该铺路板砖具有保水透水滤水功能,能够将雨水反复过滤,去除雨水中的杂质,并且能够将部分雨水收集,达到滞留雨水的效果,减轻市政排水压力,缓解热岛效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一种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的制作方法,该制作工艺合理,可实现产业化生产,制作出的铺路板砖应用在路面上,具有保水透水滤水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由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经烧制而成:废陶粒100份、河砂5-8份、焦宝石5-8份、成孔剂5-6份、粘结剂5-8份、助熔剂2-5份、高岭土6-9份、釉料1-3份、水2-5份。
进一步地,所述废陶粒根据颗粒粒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陶粒,其中大陶粒的粒径为3.3-6.5mm,中陶粒的粒径为1-2.5mm,小陶粒的粒径为0.5-1mm;所述大、中、小三种陶粒的质量比为(4-6):(2-5):1。
进一步地,所述河砂和焦宝石的粒径大小均为3-6mm。
进一步地,所述成孔剂为麦谷壳皮与麦秆的混合物,所述麦谷壳皮与麦秆的质量比为1:(3-5)。
进一步地,所述粘结剂为含有10%-15%石英、5%-10%白云石、15%-35%长石和55%-60%膨润土的混合物;所述助熔剂为硼酸、硼砂、CaO、MgO、BaO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的制作方法,所述保水透水滤水铺路板砖由如下组分经烧制而成:废陶粒、河砂、焦宝石、成孔剂、粘结剂、助熔剂、高岭土、釉料、水;该制作方法包括,
粉碎的步骤:
所述废陶粒由收集的废抛光砖进行粉碎而得,所述废陶粒根据颗粒粒径大小分为大、中、小三种陶粒;所述河砂和焦宝石粉碎,待用;
配料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生态海绵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生态海绵城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95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