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亲水性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0266.6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凡;刘应亮;战岩;郑明涛;董汉武;梁业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1/064 | 分类号: | C01B21/06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张燕玲,杨晓松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亲水性 氮化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亲水性氮化硼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六方氮化硼(Hexagonal boron nitride,h-BN)也被称为“白色石墨”。作为石墨的一种结构类似物,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低维h-BN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出色的载药负载能力和独特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使其成为了药物载体、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肿瘤治疗等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六方氮化硼粉末通过层层剥离之后能够得到单层或者少层的氮化硼纳米片。氮化硼纳米片被认为是药物和蛋白递送的一个优良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主要是自上而下法,即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氮化硼粉体材料剥离获得小尺寸的氮化硼纳米片。目前很多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都是从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衍生而来,但是很多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对于氮化硼的剥离效果不好,这是由于氮化硼纳米片之间除了存在范德华力,还存在很强的离子键作用。因此,对于氮化硼材料的大规模剥离方法的探索仍然是材料领域研究的一个难点和热点。目前,已报道的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主要方法包括气相沉积法(Nano letters,2010,10(8):3209-3215.)、超声溶剂辅助剥离法(Advanced Materials,2009,21(28):2889-2893.)、球磨法(Ceramics International,2016,42(6):7155-7163.Nature communications,2015,6.)、熔融法(Advanced Materials,2013,25(15):2200-2204.)、离子插层法(Angewandte Chemie,2014,126(14):3719-3723.)、液氮汽化法(Angewandte Chemie,2016,128(36):10924-10928.)等。虽然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成功制备出氮化硼纳米片,但是依然存在反应时间长、实验过程繁琐、反应条件苛刻和反应试剂昂贵等缺点。已报道的制备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产率仍然较低,所制备的氮化硼纳米片的尺寸较大、水分散性较差,也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因此,开发出一种简单、环保且能够应用于大规模生产亲水性氮化硼纳米片的方法仍然是一个挑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亲水性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快捷、环保安全、产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亲水性氮化硼纳米片。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亲水性氮化硼纳米片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亲水性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醇类作为溶剂,碱离子为插层试剂,通过溶剂热法制备氮化硼纳米片。
上述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碱离子插层氮化硼复合物的制备:
A、将六方氮化硼粉末分散在醇类试剂中,制得分散液,所配置得到的分散液中六方氮化硼粉末的浓度为0.5~2mg/mL;再向该分散液中加入浓度为2.5mol/L的碱溶液,超声混匀制得混合液;所述醇类试剂和碱溶液的体积比为30:1~5;
B、将步骤A得到的混合液转移到反应釜中,密封;放置在温度为100~180℃的烘箱内反应6~24h,待冷却至室温,真空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后收集沉积在微孔滤膜上的白色粉末,放入真空干燥箱干燥去除多余的水分,即可得到碱离子插层氮化硼复合物;
(2)氮化硼纳米片的制备:
C、将步骤(1)得到碱离子插层氮化硼复合物重新分散于水溶液超声处理10~60min,离心去除未被剥离的六方氮化硼粉末,即可得到氮化硼纳米片的水分散液;
D、将步骤C得到的分散液转移到截留分子量为8000~14000Da的透析袋中透析至中性,除去残余的碱离子,得到纯化的氮化硼纳米片水分散液;将氮化硼纳米片水分散液冷冻结冰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即可获得氮化硼纳米片粉末。
步骤A中所述的醇类试剂为乙醇、乙二醇、丙三醇,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毒性低、污染小,且能更好地分散六方氮化硼粉末;所述的碱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钾溶液或氢氧化锂溶液,其离子尺寸小于氮化硼片层间距,能够有效地进行插层和剥离。
步骤A中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18~122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02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