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夜间会车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0457.2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1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郑飞鹏;郭晨光;张秋新;余响;王海鹏;胡恒逍;宋志远;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B60W3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金旭鹏;肖冰滨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夜间会车 车辆运动信息 距离信息 路况信息 强度信息 相关信息 远光灯 会车 判定 车辆技术领域 信息采集组件 下坡状态 控制器 近光灯 阈值时 上坡 转弯 采集 配置 | ||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车辆夜间会车系统。本发明所述的车辆夜间会车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组件,用于采集本车的车辆相关信息、对向来车的光线强度信息、对向来车的车辆运动信息、本车与对向来车之间的距离信息以及当前路况信息;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在判定本车处于非转弯、非上坡和非下坡状态时,结合本车的车辆相关信息、对向来车的车辆运动信息和本车与对向来车之间的距离信息,在两车达到设定的距离阈值时,控制本车的近光灯开启而远光灯关闭,并根据对向来车的光线强度信息,在对向来车开启远光灯时,向本车驾驶员显示当前路况信息。本发明对实际会车情况的判定更加精确,且可以辅助驾驶员应对会车紧急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夜间会车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夜间行车工况时,由于驾驶员对远近光灯的使用不当,在会车时依然开启远光灯,造成对方车辆驾驶员“暂时性失明”从而造成交通事故,而由于远光灯的使用不当造成的夜间行车交通事故已经在整个汽车交通事故中占有很大比重。对此,国家道路安全交通法亦明文规定:车辆夜间会车“须距对面来车150米外互闭远光灯,改用近光灯”。
目前,为了解决这一安全隐患,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如下的几种方案:
1)通过光强检测系统检测对向来车是否为远光灯,若是则发送远近光灯交替信号,提示对向来车。
2)在本车上布置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若两车相遇均用远光灯,则接收器将反馈给控制器一个信号,使控制器控制本车打开近光灯且关闭远光灯。
3)在本车上布置光电成像系统进行图像采集以判断是否有对向来车,若有对向来车,则进行远光灯和近光灯的切换。
但是,在实际中,这三种方案存在如下的问题:
对于第1)种方案,其在对向来车即将或已经炫目时,才提醒对向来车切换灯光,若对向来车无响应,则会造成本车驾驶员炫目,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第2)种方案,其思路的前提是两车在会车时均为远光灯,则可根据对方发出的信号,两车都切换为近光灯,但是若对方在会车前已经切换为近光灯,则本车接收器不能接收到信号,从而无法切换至近光灯,从而引起对方驾驶员炫目,造成交通安全事故,反之则由于对方灯光引起本车驾驶员炫目。
对于第3)种方案,其依靠光电成像系统,根据对面光源信息来识别来车,但由于外部光源情况极为复杂,路灯等其他外界光源会影响识别精确度,从而可能人由于识别误差原因,造成频繁误操作,轻则影响驾驶员的驾驶体验,重则引发交通事故。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有必要提出新的方案来实现车辆夜间安全会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辆夜间会车系统,以实现车辆夜间安全会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夜间会车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组件,安装在本车上,用于采集本车的车辆相关信息、对向来车的光线强度信息、对向来车的车辆运动信息、本车与对向来车之间的距离信息以及当前路况信息;以及控制器,与所述信息采集组件通信,并被配置为在判定本车处于非转弯、非上坡和非下坡状态时,结合本车的车辆相关信息、对向来车的车辆运动信息和本车与对向来车之间的距离信息,在两车达到设定的距离阈值时,控制本车的近光灯开启而远光灯关闭,并根据所述对向来车的光线强度信息,在对向来车开启远光灯时,向本车驾驶员显示所述当前路况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车辆相关信息,在本车处于上坡或转弯状态时,控制本车的近光灯开启而远光灯关闭,在本车处于下坡状态时,控制本车的远光灯开启而近光灯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相关信息包括转向灯启停信息、当前坡度信息、远近光灯启停信息及车辆运动信息,且所述车辆运动信息包括档位信息、车速信息和加速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04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大灯控制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汽车智能前照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