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明治结构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5282.4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7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6 |
发明(设计)人: | 迟庆国;崔洋;张月;马涛;张昌海;王暄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7/16 | 分类号: | C08L27/16;C08K9/04;C08K9/00;C08K7/08;C08K3/24;C08J5/18;B32B27/30;B32B27/18;B32B27/28;B32B27/08;B32B37/10;B32B37/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伟晨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09 | 代理人: | 张月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明治 结构 纳米 纤维 聚偏氟 乙烯 复合 介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复合介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复合介质三明治结构上下层为PVDF薄膜,中间层为CFO@BZT‑BCT NFs/PVDF复合介质薄膜,三层结构介质经热压相结合。其中PVDF薄膜由溶液流延法经淬火处理制得,CFO@BZT‑BCT NFs/PVDF复合介质薄膜是由BZT‑BCT纺丝前驱体经静电纺丝并高温煅烧制得晶化后BZT‑BCT NFs,引入CFO制得CFO@BZT‑BCT NFs并经多巴胺盐酸盐表面修饰,最后与PVDF混合制成悬浊胶体经溶液流延法和淬火处理制得。本发明解决了无机填充相/聚合物基复合介质储能密度低、介质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介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VDF(化学名称为聚偏氟乙烯)因具有优异性能,如较高的介电和击穿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可加工特性等而被广泛应用在储能领域。由于介质的储能密度与相对介电常数成正比,与击穿场强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储能材料要有尽可能高的击穿场强和相对介电常数,才能获得较高的储能密度。目前制备高介电常数的聚合物基复合介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导电粒子,第二种是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具有高介电常数的陶瓷颗粒,制备聚合物/陶瓷复合体系。众多研究表明,随着填充相含量的增加,复合介质的介电常数往往有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加,但高介电常数的获得往往需要很高的掺杂量,势必造成复合介质材料力学性能的显著下降,同时伴随着介质损耗的明显增加和击穿场强的降低。无机填充相/聚合物基复合介质储能密度低、介质损耗大的这一缺陷制约了此类复合介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无机填充相/聚合物基复合介质储能密度低、介质损耗大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三明治结构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三明治结构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三明治结构上下层为PVDF薄膜,中间层为CFO@BZT-BCT NFs/PVDF(化学名称为CoFe2O4@锆钛酸钡钙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薄膜,三层结构介质经热压相结合。
一种三明治结构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复合介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一、量取无水乙醇、乙酸依次倒入烧杯中,搅拌均匀后将乙酰丙酮加入上述混合溶液并继续搅拌至均匀,将Ba(OH)2·8H2O加入混合溶液,待其完全溶解后将Ca(OH)2加入混合溶液中,待Ca(OH)2完全溶解后将C20H28ZrO8加入混合溶液中,最后将Ti(OC4H9)4加入混合溶液中,持续搅拌一定时间后,将PVP(化学名称为聚乙烯吡络烷酮)分批加入到混合溶液中,经搅拌使PVP完全溶解制得BZT-BCT(化学名称为锆钛酸钡钙)纺丝前驱体;
二、将适量的BZT-BCT纺丝前驱体装入带有金属针头的注射器中,选用型号为23G的针头进行纺丝,得到含有PVP的非晶态BZT-BCT NFs(化学名称为锆钛酸钡钙纳米纤维),将其放入马沸炉中煅烧制得晶化后BZT-BCT NF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5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雾霾防护口罩的功能性针织面料风衣套装
- 下一篇:一种儿童易穿脱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