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锁紧的高稳定性汽车轮毂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5584.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5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车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稳定性 汽车 轮毂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锁紧的高稳定性汽车轮毂固定装置,包括:立柱、托架、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压板和驱动机构,其中:立柱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各立柱均位于同一圆周面上,每个立柱上均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托架位于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的下方并安装在立柱上;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分别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装配;压板位于第一杆体靠近立柱所在圆周内部的一侧,压板为条形板;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进行直移动,并使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移动方向相反。本发明结构简单紧凑,紧固性好,不易产生松动,且省时省力,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部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锁紧的高稳定性汽车轮毂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轮毂不论是在加工还是在检修过程中都需要使其保持固定,然后现有的轮毂固定装置在对轮毂进行固定时,大多都是人工手动操作,费时费力,且大多固定装置与轮毂之间都是单向施力的面接触,固定后的稳固性较差,加工或检修过程中一旦轮毂产生振动很容易导致轮毂与固定面之间产生相对位移,造成固定松动,影响加工或检修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自动锁紧的高稳定性汽车轮毂固定装置。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动锁紧的高稳定性汽车轮毂固定装置,包括:立柱、托架、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压板和驱动机构,其中:
立柱的数量至少为三个,各立柱均位于同一圆周面上,每个立柱上均设有上下布置的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的轴心线均位于立柱所在圆周的径向方向上;
托架位于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的下方并安装在立柱上,且托架与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之间的间距可调;
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分别与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装配;
压板安装在第一杆体靠近立柱所在圆周内部的一侧,压板为条形板,且压板的一端与第一杆体固定,另一端朝向下;
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进行直移动,并使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的移动方向相反。
优选地,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均为螺纹杆,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轴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导向槽;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内部均设有与其内壁固定的限位销,当第一杆体与第一导向孔装配时,第一导向孔内的限位销位于第一杆体上的导向槽内并可在该导向槽内滑动,当第二杆体与第二导向孔装配时,第二导向孔内的限位销位于第二杆体上的导向槽内并可在该导向槽内滑动;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动力单元;主动齿轮与动力单元连接,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分别与第一杆体、第二杆体螺纹连接,且第一传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第二传动齿轮与第一传动齿轮啮合,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的一侧均与立柱转动连接,动力单元固定安装在立柱上用于驱动主动齿轮转动。
优选地,立柱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所述活动部位于固定部的上方并与固定部活动连接,以使活动部可以相对固定部进行自由转动;所述第一导向孔、第二导向孔均设置在活动部上,托架安装在固定部上。
优选地,活动部与固定部之间通过轴承件连接固定。
优选地,动力单元固定安装在活动部的顶端,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均位于活动部的一侧,且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靠近活动部的一侧均与活动部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均位于活动部远离立柱所在圆周内部的一侧。
优选地,第二杆体的一端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位于第二杆体靠近立柱所在圆周内侧的一端。
优选地,顶块远离杆体副的一端具有V形槽。
优选地,压板靠近立柱一侧的表面设有防滑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车轮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车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55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轮
- 下一篇:方向盘(AK‑8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