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取代的磷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08002.5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6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勇;王玉康;查正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3/00 | 分类号: | C25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磷酰胺类 膦氧化物 制备 电解质 搅拌反应 通电条件 一步反应 胺反应 电解池 溶剂 通电 | ||
1.一种取代的磷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解质、取代的胺、取代的膦氧化物和溶剂分别加入到电解池中,通电搅拌反应,得到式Ⅰ所示的取代的磷酰胺类化合物;
其中,R1和R2独立的选自:卤素,取代或非取代的C1~C5的烷氧基、C1~C5的烷基、C6~C18的芳基或C6~C18的杂芳基;
R3和R4独立的选自:取代或非取代的C4~C12的烷基、C4~C12的烷氧基、C4~C12的环烷基、C6~C12的芳基或C6~C12的杂芳基;
或者R3、R4和相连的N原子共同形成取代或非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杂环基、芳基或杂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为卤盐电解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甲醇和/或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取代的胺、取代的膦氧化物的摩尔比为(3~4):(2~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膦氧化物的起始浓度为0.03~0.15mol/L-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电的电流密度为8~20mA/cm-2,电极采用铂电极和石墨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温度为15~4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后还包括分离提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提纯包括柱层析色谱、液相色谱、蒸馏和重结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代的磷酰胺类化合物具有以下3aa~3ck任一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80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