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槽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09698.3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54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伟;王涛;吴德宁;郭文光;杨韬;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11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凹槽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凹槽的加工方法,包括首先在毛坯上划出待加工区域边线;使用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粗加工毛坯,使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在待加工区域相对两条边线之间反复来回移动;使用硬质合金圆头槽刀片精加工毛坯,使刀具沿已加工轮廓移动切削加工剩余余量;使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粗加工和精加工阶段分别使用了不同的刀具,粗加工中使刀具在所述待加工区域往复摆动,使用直线加工路径与曲线加工路径相结合,直线加工路径进给速度快,曲线加工路径进给速度低,提高了刀具加工刚性,避免了卡屑、崩刃等现象,增强了加工稳定性,减少了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振动,提高了加工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凹槽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行业,凹槽是零部件上常见特征,例如,在某型航空发动机的零部件上,工件上设计有凹槽,凹槽深度是20毫米,宽度约115毫米,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槽刀片对凹槽进行切削加工,加工过程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凹槽深且宽,凹槽宽度大约是凹槽深度的5倍,在加工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槽刀片加工深度的增加,铁屑不易排出,容易产生打刀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切削过程中铁屑未能及时排出残留于凹槽内,当铁屑堆积在凹槽内,使切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任亮不能及时排出,容易产生卡屑现象,并产生积屑瘤,造成槽刀刀具崩刃,影响了工件的表面加工质量,尤其是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此外,在加工过程中,槽刀片切削参数低,凹槽的加工效率很低,槽刀片由于悬伸长度长,刚性较差,容易产生振刀现象,影响了槽刀片的使用寿命,影响了机械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槽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槽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准备毛坯;
步骤二:在步骤一中所述的毛坯上划出待加工区域边线;
步骤三:使用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沿加工路径X粗加工毛坯,并在待加工区域边线内侧面预留加工余量;
步骤四:使用硬质合金圆头槽刀片或硬质合金圆片刀沿加工路径Y精加工所述毛坯,切削加工步骤三所述加工余量;
所述加工余量法向厚度是0.2毫米至0.5毫米。
所述步骤三中所述使用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沿加工路径X粗加工毛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使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移动至所述待加工区域的一端边线处;
步骤2:使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向所述待加工区域深度方向沿圆弧形路径,以进给速度V1进刀切削加工;
步骤3:使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向所述待加工区域相对一侧边线方向沿直线路径,以进给速度V2进刀切削加工;
步骤4:使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向所述待加工区域与深度相反的方向沿圆弧形路径,以进给速度V1进刀切削加工;
步骤5:重复步骤2至步骤4;
步骤6:使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移出所述待加工区域。
所述步骤2至步骤4中,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的切削深度小于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的宽度的四分之三;
所述步骤2或步骤4中,所述硬质合金方头槽刀片或陶瓷圆片刀的半径小于所述圆弧形路径的半径。
所述步骤2至步骤4中,所述进给速度V1与所述进给速度V2满足以下关系:50%×V2≤V1≤60%×V2;
所述进给速度V2的范围是0.15mm/r至0.4mm/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黎阳国际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096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艺品(贵州大方漆器牛角头)
- 下一篇: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