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的DNA组合条形码及其鉴别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11802.2 | 申请日: | 2017-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焦立超;殷亚方;何拓;余敏;刘波;张永刚;姜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09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鉴别 条形码 紫檀属 木材 条形码序列 传统木材 高效可靠 木材经营 执法部门 质量检验 应用 贸易 检疫 海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的DNA组合条形码,所述DNA组合条形码是条形码序列matK、ndhF‑rpl32、rbcL或ITS2中的任意2种以上或全部组合形成的DNA组合条形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DNA组合条形码及其方法可以实现6种紫檀属木材的准确鉴别,解决了传统木材识别方法无法鉴别紫檀属木材到“种”水平的难题,为海关、质量检验检疫等木材贸易执法部门和木材经营贸易人员提供一种高效可靠的鉴别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材材种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的DNA组合条形码及其鉴别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紫檀属(Pterocarpus Jacq.)隶属豆科(Leguminosae),约7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紫檀属木材以其木材品质及药用价值闻名全球。由于巨大经济利益链的存在和社会对其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非法及过度开采使紫檀属木材资源日益匮乏。因此,紫檀属木材资源逐渐得到了国际法律法规的关注。目前,檀香紫檀和刺猬紫檀2个树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保护公约(CITES)附录II;数个紫檀属树种也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同时,印度紫檀于1999年被中国政府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紫檀属木材树种识别为保护木材资源及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然而,基于木材解剖学的传统识别技术只能鉴别紫檀属木材到“属”或者“类”,无法实现“种”水平的鉴别。而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为紫檀属木材“种”水平识别提供了可能。
DNA条形码是一段标准的、具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近年来,DNA条形码已经发展成为物种鉴定的重要工具。但单一DNA条形码对于物种尤其针对进化关系复杂物种的识别能力较为有限。而DNA组合条形码通过多条单一序列的组合具有更丰富的序列信息位点,进而提高物种识别能力,是一种有效的物种鉴别方法。
总体来说,紫檀属木材物种丰富,基于木材解剖学的传统识别技术难以实现木材“种”水平的识别,而新兴的DNA条形码技术,特别是DNA组合条形码逐步发展成为木材识别的有效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木材识别技术无法准确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
所以,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的DNA组合条形码。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所述DNA组合条形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在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中的应用。
基于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鉴别6种紫檀属木材的DNA组合条形码,所述DNA组合条形码是条形码序列matK、ndhF-rpl32、rbcL或ITS2中的任意2种以上或全部组合形成的DNA组合条形码。
优选的,所述DNA组合条形码是matK+ndhF-rpl32+ITS2组合条形码。该DNA组合条形码为细胞核基因ITS2序列与质体基因(matK和ndhF-rpl32)组合。所述matK+ndhF-rpl32+ITS2序列如SEQ ID No.9-14所示。
优选的,所述6种紫檀属木材分别为安哥拉紫檀Pterocarpus angolensis DC.、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大果紫檀Pterocarpus macrocarpus Kurz、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非洲紫檀Pterocarpus soyauxii Taub.及染料紫檀Pterocarpus tinctorius Welw.。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118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