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双包层增益光纤泵浦吸收系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3874.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8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延;张芳芳;廖雷;贺兴龙;陈益沙;李海清;彭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2 | 分类号: | 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604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包层 增益 光纤 吸收系数 方法 | ||
一种测试双包层增益光纤泵浦吸收系数的方法,包括:S1、采用百瓦量级待测波长的LD泵浦光源,将LD泵浦光源尾纤与光纤合束器泵浦尾纤熔接,泵浦光通过光纤合束器耦合到高反光栅中,从高反光栅尾纤输出,记该输出功率值为泵浦耦合功率;S2、选取初始长度L0≤40m的待测双包层增益光纤,搭建百瓦量级的振荡结构光纤激光器;S3、通过截断法,记录待测光纤长度分别为L0、L1……LN时光纤输出端的功率值以及在输出端插入一面45°双色镜后的功率值,得到各光纤长度下对应的剩余泵浦光功率;S4、计算统计得出待测双包层增益光纤对待测波长的泵浦吸收系数。本发明可以忽略ASE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平台稳定安全,实现了双包层增益光纤吸收系数的准确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试双包层增益光纤泵浦吸收系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测试方法多是采用小功率泵浦光源直接耦合注入双包层增益光纤中,利用增益光纤吸收泵浦光后会产生自发辐射,未被吸收完全的泵浦光输出的物理机制,获得剩余泵浦光,计算吸收系数,并通过多次截短、重复测试的方式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值作为待测光纤的有效泵浦吸收系数。
现有技术1(CN105222998B.国防科技大学2015)该方法通过空间耦合将宽带光源满数值孔径地注入至待测光纤,多次截短待测光纤,实时获取不同长度下对应的光谱,最后通过线性拟合法做曲线,将斜率记为待测光纤的泵浦吸收系数。该方法存在的缺点是:调满数值孔径注入的步骤过于繁琐,且空间光路使得测试结构不够稳定。
现有技术2([2]傅永军等.稀土掺杂双包层光纤的抽运吸收的测试.中国激光37.1(2010):166-170.)该方法取10m长待测光纤,采用截断法,每次截短1m,用PK NET TEST2210谱损耗分析仪进行测试,它的光源为白光源,通过单色仪后输出。双包层增益光纤的吸收系数为:
该方案通过PK NET TEST 2210直接测得吸收系数谱图,读图得数据。这种方法简单快捷,无需考虑ASE影响,但测试仪器昂贵且不常见,因此方法不通用。
现有技术3是目前使用最多的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要求先选取一段10-20米长的双包层增益光纤,将小功率泵浦光通过泵浦合束器耦合到待测双包层增益光纤中,在待测光纤的末端放置双色镜和小量程精密激光功率计,其中双色镜镀有对泵浦光高反对激光高透的膜层。分别测试双色镜前后的光功率值P2和P3,将差值作为未吸收的泵浦光功率。采用截断法对不同长度的增益光纤进行测试,分别测试不同泵浦功率的P2和P3值。P1为耦合进掺杂光纤中的泵浦光功率,约在掺杂光纤熔点后1厘米处测量。根据光纤长度计算出掺杂光纤的吸收系数。该方法的缺点是:1,ASE光谱很宽并且有一定强度,双色片并不能保证对ASE光100%高透,因此测得的吸收系数很有可能偏小。2,将掺杂光纤后1厘米处的输出作为耦合入光纤的总泵浦光有失偏颇,因为在泵浦端面很短的距离内光纤吸收很大,此举将可能导致吸收系数测量值偏大。3,在不断截短的过程中,有产生自激的可能性,该方案利用双色片排出了自激振荡光对剩余泵浦光测量数值的影响,但为平台带来了安全隐患。
总的来说,现有技术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设计上的缺陷,首先,小功率泵浦本身就对功率计或光谱仪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再者,由于无法完全滤除ASE光的影响,很有可能造成吸收系数测试值偏大;又例如,当光纤长度选取过短,光纤内模式未稳定可能导致吸收系数测试值偏大;而若光纤长度选取过长时,测试值可能偏小,光纤内极易产生自激振荡,对测试平台造成威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消除ASE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无自激振荡隐患、测试结果精度高的用于测试双包层增益光纤泵浦吸收系数的方法。
一种测试双包层增益光纤泵浦吸收系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38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