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冷却剂回路控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7523.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4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安吉娜·弗南德·珀拉斯;蒂莫西·诺亚·布兰兹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B60L58/26;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63;H01M10/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秀君;鲁恭诚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冷却剂 回路 控制 | ||
公开了电池冷却剂回路控制。一种车辆包括被布置成通过制冷剂系统的冷却器和冷却剂系统的散热器而被冷却的牵引电池。冷却剂系统包括比例阀,所述比例阀包括一对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根据比例阀的位置选择性地接收流入比例阀的一定比例的冷却剂。冷却剂系统还包括连接到第一出口并被布置成将冷却剂输送至冷却器的冷却器回路以及连接到第二出口并被布置成将冷却剂输送至散热器的散热器回路。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制冷剂系统开启,致动比例阀,以对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的冷却剂进行配比,使得通过冷却器传递的热受冷却器容量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操作电池冷却剂系统的阀的控制策略和方法,以控制冷却剂流向与车辆的空调系统相关联的电池冷却器。
背景技术
需要减少机动车辆和其他车辆中的燃料消耗和排放是众所周知的。正在研发减少或完全消除对内燃发动机的依赖的车辆。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是当前出于此目的正在研发的一种车辆类型。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包括由牵引电池供电的牵引马达。牵引电池需要热管理系统来热调节电池单元的温度。
发明内容
根据一个实施例,一种车辆包括牵引电池、具有冷却器的制冷剂系统和冷却剂系统。冷却剂系统包括被布置成使冷却剂循环通过冷却器和散热器的管道以及被构造成选择性地将冷却剂引导到冷却器和散热器中的至少一个的阀。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制冷剂系统开启,致动阀,以基于冷却器容量而将一定比例的冷却剂引导到冷却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被配置成致动阀,使得循环到冷却器的冷却剂的比例随着冷却器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被配置成致动阀,使得循环到散热器的冷却剂的比例随着冷却器容量的减小而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基于电池冷却剂目标温度和测量到的电池冷却剂温度之间的误差来致动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包括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中,冷却器容量被分类成多个预定范围,其中,所述预定范围中的至少一个包括阀的对应的预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制冷剂系统还包括车舱蒸发器,其中,冷却器容量基于车舱蒸发器的测量到的温度与车舱蒸发器的目标温度之间的温度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器还被配置成响应于初始阀位置(PVP)小于基于冷却器容量的最大阀位置,基于电池冷却剂目标温度和测量到的电池冷却剂温度之间的差而将阀致动到PVP。
根据另一实施例,一种车辆包括牵引电池、制冷剂系统和冷却剂系统,制冷剂系统具有压缩机、冷凝器、电池冷却器和车舱蒸发器。冷却剂系统包括比例阀,比例阀具有与牵引电池的出口侧流体连通的入口以及一对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比例阀被构造成使得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均根据所述比例阀的位置而选择性地接收流入到入口的一定比例的冷却剂。冷却剂系统还包括冷却器回路,所述冷却器回路与比例阀的第一出口流体连通并被布置成在牵引电池和电池冷却器之间输送冷却剂,以将热从冷却剂系统传递到制冷剂系统。冷却剂系统还包括散热器回路,所述散热器回路与比例阀的第二出口流体连通并被布置成在牵引电池和散热器之间输送冷却剂,以将热从冷却剂系统传递到外界空气。车辆控制器被配置成响应于制冷剂系统开启,致动比例阀,以对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的冷却剂进行配比,使得通过冷却器传递的热受冷却器容量的限制。
根据又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控制牵引电池的热管理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启用制冷剂子系统,使得制冷剂循环通过冷却器和蒸发器。所述方法还包括启用电池冷却剂子系统,使得冷却剂循环通过牵引电池、散热器、冷却器和比例阀。所述方法还包括致动比例阀,从而基于冷却器容量对散热器和冷却器之间的冷却剂进行配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致动比例阀,使得循环到冷却器的冷却剂的比例随着冷却器容量的增大而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全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全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75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及其空调总成
- 下一篇:遮阳帘的饰盖连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