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产物四氢氧杂吨酮中的二聚分子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6209.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3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月;肖哲明;高栓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311/86 | 分类号: | C07D311/86;C07F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蓝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5 | 代理人: | 徐筱梅;张翔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产物 四氢氧杂吨酮 中的 分子 合成 方法 | ||
1.一种天然产物四氢氧杂吨酮中的二聚分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式1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经过迈克尔加成,溴代以及消除、林德格伦氧化和甲酯化得到式3化合物,再经过溴代,根岸偶联,乙二醇保护以及臭氧切断得到式6化合物,然后发生脑文格缩合串联的6π电环化得到式7化合物,然后再经过芳构化、甲基保护以及脱乙二醇保护得到式10化合物,紧接着经过环氧化、环氧开环、戴斯马丁氧化以及二碘化钐还原得到式12化合物,随后经过脱甲基保护、对烯醇的甲基保护以及碘代得到式14化合物,最后经过铃木—宫浦偶联一锅法得到二聚体式15化合物,脱除保护后即得所述天然产物四氢氧杂吨酮中的二聚分子;具体合成路线如下:
a)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式4化合物、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然后加入四三苯基膦钯,与乙烯基格氏试剂制备的锌试剂室温反应3个小时,发生根岸偶联即得式5化合物;其中,式4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4化合物︰四三苯基膦钯=20︰1;
b)在反应容器中加入式5化合物、对甲苯磺酸、乙二醇和原甲酸三乙酯室温反应35分钟,得乙二醇保护的产物,随后将粗品加入二氯甲烷,-78℃下进行臭氧切断10分钟,即得式6化合物;其中,式5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5化合物︰对甲苯磺酸=10︰1;
c)式6化合物在以叔丁醇作为溶剂,三乙胺为催化剂的条件下,与5-甲基-1,3-环己二酮50-80℃反应3.5个小时,发生脑文格缩合串联的6π电环化,即得式7化合物;其中,式6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6化合物︰三乙胺︰5-甲基-1,3-环己二酮=10:1:10;
d)式7化合物在以四氢呋喃为溶剂,氢化钠为碱的条件下,与N-溴代琥珀酰亚胺,-78℃反应1个小时,发生羰基α位的溴代,随后加入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逐渐升至室温反应11个小时,发生消除进而芳构化,即得式8化合物;其中,式7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7化合物︰氢化钠︰N-溴代琥珀酰亚胺︰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1:1:1:1;
e)式8化合物在以丙酮为溶剂,碳酸钾为碱的条件下,与碘甲烷40-80℃反应7个小时,即得式9化合物;其中,式8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8化合物︰碳酸钾︰碘甲烷=1:2:10;
f)式9化合物在以丙酮和水作为混合溶剂的条件下,与吡啶对甲苯磺酸40-80℃反应2.5个小时,即脱除乙二醇得式10化合物;其中,式9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9化合物︰吡啶对甲苯磺酸=10:1;
g)式10化合物在以甲醇为溶剂,氢氧化钠和双氧水的条件下,0-30℃反应4个小时,得环氧化产物;该环氧产物在pH为2-5的缓冲溶液中,室温反应2个小时,发生环氧的开环得到双羟基化合物;该双羟基化合物在以二氯甲烷为溶剂,戴斯马丁试剂为氧化剂的条件下,室温反应30分钟,即得式11化合物;其中,10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10化合物:氢氧化钠︰双氧水︰戴斯马丁试剂=1:2:2:2;
h)式11化合物在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六甲基磷酰三胺和甲醇的条件下,用二碘化钐作为还原剂,0--78℃反应1个小时,即得式12化合物;其中,11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11化合物︰六甲基磷酰三胺︰甲醇︰二碘化钐=1:1:1:5;
i)式12化合物在以二氯甲烷作为溶剂,三溴化硼的条件下,-78℃升至室温反应40分钟,脱除甲基保护;随后再以乙腈作为溶剂,氟化氢水溶液的条件下实现叔丁基二甲基硅基的脱除,最后再以二氯甲烷和甲醇为混合溶剂,在三甲基硅基重氮甲烷的条件下,对烯醇进行甲基保护得到式13化合物;其中,12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12化合物︰三溴化硼︰氟化氢︰三甲基硅基重氮甲烷=1:5:5:5;
j)式13化合物在苄基三甲基二氯碘酸铵和碳酸钙的条件下,以甲醇和二氯甲烷为混合溶剂,发生酚羟基邻位的选择性碘代,得到式14化合物;其中,13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13化合物︰苄基三甲基二氯碘酸铵︰碳酸钙=1:1:5;
k)式14化合物在联硼酸频那醇酯和磷酸钾条件下,以醋酸钯作为催化剂,2-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为配体,四氢呋喃和水为溶剂,发生铃木—宫浦偶联一锅法得到式15化合物;其中,14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其物质的量的比为式14化合物︰联硼酸频那醇酯︰磷酸钾︰醋酸钯︰2-双环己基膦-2',6'-二甲氧基联苯=10:15:30:1:3;
l)式15化合物在以3N盐酸和甲醇溶剂中,脱除烯醇甲醚保护得到四氢氧杂吨酮中的二聚分子;其中,15化合物的摩尔量为0.1到100摩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20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