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预调制电压不含运放的电压模带隙基准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0600.0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涯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F3/26 | 分类号: | G05F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制 电压 不含运放 模带隙 基准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拟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抑制性能良好、低温飘的带隙基准电路。
背景技术
在当今的集成电路设计中,基准电压源是模拟IC中的一个关键模块,可应用于各类的电源管理芯片、AD/DA转换器等电路中,为电路中各部分提供参考电压。基准电路为保证精确性,要尽量减少对工艺参数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基准电路对低温飘和电源抑制等因素有较高的要求。
在模拟电路中,电源电压的变化常常对电路的工作状态或输出电压造成较大影响,使输出的模拟量无法维持在一个精确的范围内。同时,同一个电路,在不同的工作温度下,由于电路中各个电子器件的性质有相应差异,温度的变化也会对电路输出的模拟量的精确度造成影响。为了使温度变化对电路特性的影响尽可能小,输出电压常采用正温系数和负温系数相补偿的带隙基准电路,得到一个低温飘的输出量。常规的带隙基准中,为了保证产生正温系数的两条支路的偏置电流相等,需要使用运算放大器来钳位两端电压相等,或者使用自偏置电流镜来达到此目的,但前者涉及到一定性能的运算放大器,会占用额外面积且设计复杂度增加,后者使用自偏置电流镜,限制了输出摆幅,且需要设计启动电路,在电路的复杂度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劣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就是针对常规带隙基准受电源变化影响大、所占面积大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电源抑制性能良好、低温飘、无须运放且面积合理的带隙基准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抑制性能良好、低温飘的带隙基准电路,包括预调制电压产生电路、带隙基准电路、负反馈环路;
所述的预调制电压产生电路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部分包含偏置电流产生部分3和低温飘的预调制电压产生部分4;偏置电流产生部分3包含一个二极管链接形式的MOS管MP1和电阻R1,MP1的源端与电源输入电压VIN相连,MP1的漏端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R1的另一端接地;低温飘的预调制电压产生部分4包含一个PMOS管MP2和NMOS管MN1,电容C1,NPN管QN1、QN2、QN3、QN4,电阻R1、R2、R3;MP2栅端与MP1栅端相连,其漏端与MN1栅端相连,MP2源端接电源电压VIN;QN1的集电极与MP2漏端相连,QN1基极与QN2基极相连,QN2的基极与集电极短接,QN2集电极与R2一端相连,R2的另一端与MN1的源端相连,MN1的漏端接电源电压VIN;QN1的发射极与QN3的集电极相连,QN2的发射极与QN4的集电极相连,QN4的基极与QN1发射极相连,QN3的基极与QN2的发射极相连,QN3的发射极接地,QN4的发射极与R3一端相连,R3的另一端接地;MN1的源端输出预调制电压VDD;
所述的带隙基准电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部分包含一对电流镜Ibias1和Ibias2,带隙电路和带修调的电阻;电流镜Ibias1和Ibias2的电流大小相等,Ibias1的上端接预调制电压VDD,下端接QN5的集电极,QN5的发射极接R4的一端,R4的另一端接地;Ibias2的上端接预调制电压VDD,下端接QN6的集电极,QN6的发射极接R9的一端,R9的另一端接QN9的集电极,QN9的发射极接地;QN5的基极与QN6的基极相连,QN9的基极与QN8的集电极相连,QN8的发射极与电阻R8的一端相连,R8的另一端接地,QN8的集电极还与R7的下端相连;QN7的集电极与QN8的基极相连,同时连接到R6的一端,R6的另一端与R5的一端相连,QN7的基极与R5、R6的连接点相连;R5与R7的上端相连,且连接到QN5、QN6的基极;电容C2两端分别连接于QN9的基极和QN6的集电极;
所述负反馈环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个采样网络分压部分,前馈放大级5,由2个源随器构成的缓冲级6;采样网络分压部分由R12、R7、QN8和R8构成;前馈放大级的输出为QN6的集电极;缓冲级由NMOS源随器MN2和PMOS源随器MP5以及偏置部分MP3、MP4、R11构成;MN2的栅极连QN6的集电极,MN2的漏端接预调制电压VDD,源端接R10的一端,R10的另一端接地;MN2的源端接MP5的栅端,MP5的栅端接MN2的源端,MP5的漏端接地,MP5的源端接MP4的漏端,MP4的栅端与MP3的栅端相连,源端接预调制电压VDD;MP3栅漏短接,源端接预调制电压VDD,漏端接电阻R11的一端,R11的另一端接地;,MP5的源端与R12一端相连,R12的另一端与R7、R5相连,R12为可通过修调调整的电阻;MP5的源端即为输出基准电压VRE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06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获取邮件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阅读中备注分享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