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5453.6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8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姚其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67 | 代理人: | 王金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玩家 虚拟 角色 互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中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是以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他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使用者不仅能够通过虚拟现实系统感受到在客观物理世界中所经历的“身临其境”的逼真性,而且能够突破空间、时间以及其他客观限制,感受到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
现有技术中,在VR场景中如何真实模仿与虚拟角色的互动,并通过互动产生对应结果,一直是强调真实的VR产品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在VR场景中如何真实模仿与虚拟角色的互动,并通过互动产生对应结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虚拟角色,并为其添加抓取模块;
设定虚拟角色的表现效果;
玩家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并产生相应的表现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建立虚拟角色,并为其添加抓取模块,是建立被抓取的动物的类,并在所述类中添加抓取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动物的类,包括普通动物、在水中的动物、全息地图恐龙,以及全息资料台上的恐龙。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角色的表现效果,包括:
当玩家抓取动物后停止AI和动作蓝图,播放被抓动作;
如果是普通动物,则被玩家扔出并落地后,恢复AI和动作蓝图;
如果是水中的动物,被玩家扔出并落到水里,则恢复AI和动作蓝图并使动物逃离;被玩家扔出并落到地面上,则需要先判断是否为两栖动物,如果是两栖动物则恢复AI和动作蓝图,不是两栖动物则让动物播放在地面上挣扎的动作;
如果是全息地图恐龙被玩家扔出,所述全息地图恐龙将在落地后放大并播放特定的动作,然后恢复被抓取之前的位置和大小,恢复AI和动作蓝图;
如果是全息资料台上的恐龙被玩家扔出,所述恐龙回到台子并在显示区域显示相应的恐龙资料。
更进一步地,所述玩家与虚拟角色进行互动,包括以下步骤:
玩家抓住动物,VR设备发送抓取消息给服务端,服务端接收抓取消息,并将动物绑在人物手上;
玩家松开动物,VR设备发送松开消息给服务端,服务端接收松开消息,并将动物从玩家手上解绑切换掉落动作;
动物与地面发生碰撞,编辑器产生一个hit事件,服务端根据该hit事件,并抛出落地事件。
本方法运用继承与多态的方法表现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在与玩家互动时产生的不同效果,并通过这些效果上细节的打磨,增加了玩家与动物之间的交互性,观赏性与趣味性。
采用本发明,可以将VR场景中的所有动物都赋予被可以抓取的属性,实现了玩家对场景中动物的操作,丰富了场景中的玩法与表现效果,增强了VR设备与虚拟场景之间的操作与交互。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流程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玩家抓取动物的界面截图;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抓取动物时动物与玩家之间的互动界面截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丢掉动物后动物与玩家之间的互动界面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下面将参考图1,对本发明的玩家与虚拟角色互动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首先,在步骤101,建立虚拟角色,并为其添加抓取模块。
在该步骤中,首先建立一个可以被抓取的动物的类作为虚拟角色,然后在这个类中添加一个抓取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蜗牛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54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注射成型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电缆挤塑模具